河南汝州回应有学校补课:有教师怕学生贪玩义务网上授课2月9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河南省汝州市广成学校“利用寒假时间补课”。如果学生不参加,即以旷课处理。“我认为学生应该花时间攻自己的弱课,而不是上课。”该网友称,“虽说补课是自愿,实则强制”,学生力不从心,想补自己的弱科都没法补,“这很损耗时间”。2月10日,汝州市教体局回复此事称,经查,网友反映问题部分属实。确实有几位教师在寒假期间...
河南汝州回应有学校补课:有教师怕学生贪玩义务网上授课
2月9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河南省汝州市广成学校“利用寒假时间补课”。如果学生不参加,即以旷课处理。“我认为学生应该花时间攻自己的弱课,而不是上课。”该网友称,“虽说补课是自愿,实则强制”,学生力不从心,想补自己的弱科都没法补,“这很损耗时间”。
2月10日,汝州市教体局回复此事称,经查,网友反映问题部分属实。确实有几位教师在寒假期间利用钉钉群进行了义务网上授课,原因是部分教师怕学生在寒假贪玩,不能按时完成寒假作业,荒废学习。目前已对校长和老师提出批评。(澎湃新闻)
点评:
老师冤不冤?不冤,但也很冤!
不冤,因为规定就是这样,即便免费,是网课,也和补课性质一样。虽然说是自愿,但不自愿的有压力,于是一些家长不满意。冤,在于老师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学习,估计一些家长也是高度认可和支持的,替老师喊冤叫屈。但一些家长不是所有家长,于是这个事情就被举报了,被处理了!
教育里这种尴尬的事越来越多,站在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答案。
也提醒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显然是多层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沉默的大多数是人民,舆论的发声者也是人民,政策需要注意人民的复杂性,教育需求的复杂性,满足不同人民的需要,不要一刀切。
警惕高校毕业生“工作贫困”风险
“工作”与“贫困”组合已具冲突性,一些研究显示,工作贫困正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趋势,大学毕业生正逐渐成为“隐形”工作贫困人群。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等高等学历人群接受不错的教育,也更容易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工作摆脱贫困、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是典型的人生剧本。那么,大学毕业生为何有可能面对工作贫困的风险?
总体来说,受教育教育程度低、“非名校”的大学毕业生陷入工作贫困的风险较高。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然而在就业市场中,低学历、非名校毕业生难以获得高薪工作,无奈之下多从事低收入或临时性工作,社会保障相对薄弱,骤增的生活压力下,极易使他们处于工作贫困的风险之中。(光明网)
点评: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内大学毕业生加回国留学生,今年总计应该会超过1000万人,占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大约85%以上,也就是说,就业问题已经转为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也希望管理部门把曾经给下岗工人,农民工的就业扶助资金多用在大学生群体。就业期望值是与学历直接挂钩的,容易引发很多问题。一个高中毕业生端盘子没有人在意,但是一个本科毕业生端盘子就可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网友呼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专家:仍缺乏法律保障
对于网民“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闭门闲置,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的留言,教育部回应称,将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做好已建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
有专家认为,在国家层面上,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已经有政策依据,但并非法律上的义务。亟须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纳入法律规范,才能依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这样既能促进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充分利用,又能给学校带来收益。(法治日报)
点评:
应该反问的是为什么落实不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理论上没有人反对,法律规定也有,但真正开放者寥寥,为什么?
西方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甚至图书馆也是随便可以进的,中学也往往一样,是没有围墙的,但别忘记了,市政厅的卫生间也是对外开放的,这不止是一个体育场馆开放的问题,是一个体系。所以学校体育场所在满足学校需要之外开放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国外我也经常去蹭课,泡泡大学图书馆。
但我们则截然相反,处处都有围墙,保安,学校都是“无限责任公司”,出一点事情都需要学校背着,更不要说一些人进学校之后没有教养的行为,比如垃圾遍地。记得多年前在北京某著名高校,上课时一个大妈推门就进,还叫来了更多的游客,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老师愤怒地把他们赶了出去:这里拒绝参观!更不要说万一有恶徒对学生进行袭击,全国小学都配备了反恐设备,严令禁止社会人士进入学校。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理论上不应该也没有人反对这个政策,但从中国国情文化角度看,显然是水土不服,过于理想的政策和想法。记住,很多政策都是与其他政策、文化、社会制度互为一个体系的,不能独立存在。
山东科协回应黄金董事长参评院士:严格按标准推荐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官网公布了《关于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民位列11名候选人之一。有网友将其与今年一同被推荐参选院士的贵州茅台酒厂总工程师王莉并列,称“白酒院士”之后,又再添“黄金院士”,认为二者研究领域并无实际的技术含量。对此,山东科协回应媒体采访时称,这是按中国科协的标准和要求推荐,至于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在中国科协网站可以查阅。(观察者网 新京报 每经)
点评:
茅台院士争议如此之大,其实还是我们对院士的既定印象:应该是高精尖科学大拿!尤其是在美国如此打压之下,更凸显绝对技术含量的价值,尤其是在重大技术上。这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院士的期望!
与茅台院士相比,黄金院士可能更值得关注。
其实我们很多院士并非大家所期望的,尤其是工程院定位本就不是基础学科,也非我们想象的高大上,只要程序合规,过程透明公正就好。
但舆论的争议背后,也反映了公众的期望,社会尊重院士,但院士的科技含量需要服众。你有什么科技含量当选院士?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最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管理院士,是否更应该严把关?工程管理很重要,尤其是航天系统很强调系统管理,但实在难让我把他和院士链接起来,上一届阿里的技术负责人王坚当选为院士,但不是信息,是管理。我理解,实在不好放,就放管理吧,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以前这个学部有多少国企的老总。
港媒:中国计划抑制低龄留学风
中国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有70多万中国人出国留学,比上年增长逾6%。2020年,虽有全球疫情,但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学生人数仍在增加。
中国教育部今年1月表示,将建立“不鼓励低龄出国学习的制度政策”。2016年,教育部发言人表示,不鼓励将未成年人送出国,因为孩子还太小,不能独立生活和学习。(环球时报)
点评:
首先,这不是政府可以左右的,是私权,政府很难控制,尤其是在一些错误认知与市场蛊惑下。但是,我是坚决反对低龄留学的,建议有这个想法的父母想一下:
1、你的目的是什么?留学只是手段,是孩子成长的路径选择,不是目的。
2、低龄留学能否达到你的目的?可能大多时候是背道而驰。比如说更好的教育,轻松快乐着就能上名校,那你是做梦,无论在哪里,哪种教育制度下,名校都不是轻松就能上的,很多美国最顶尖优秀的中学生下半夜睡觉是家常便饭。
3、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低龄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废品率极高。低龄留学不仅仅是失去了“中国芯”,更重要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比较多,尤其是青春期半截出去读书,也是人生最敏感脆弱的时期出去读书,几乎是毁孩子的做法。可能有人说某某多么成功,先不说这些孩子受的是内伤,家丑不外扬,更多的问题留学生我们是不知道的。
4、未来发展机会在哪里?如果是中国,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有人说越小文化语言更容易内化,问题是你内化的目的是什么?
建议:一般来说最好本科后出去,本科也可以,但原则上不能更早了。打算移民的另当别论。
上海高一学生可在复旦修学分:无门槛,不收费
3月,复旦大学将面向所有上海高一在读学生,推出“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学生可以在周末修读包括中文、历史、经济、生物等在内的十大学科,并可使用图书馆资源。学生进入复旦后,先修学分可置换相应通识课程学分。网友:提前感受名校氛围,真好!(人民日报)
点评:
复旦大学的先修课程来了!复旦大学发布消息,今年3月,复旦大学将开展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中高一年级在读学生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
因材施教是一个基本教育规律,在目前基础教育针对减负过度一刀切的背景下,复旦大学在内的高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给学有余力的孩子,或者说早慧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机会,对于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都至关重要。
但想提醒一些家长,对自己和孩子需要有正确判断,不要勉强参与这个项目,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有些不是仅靠努力就可以解决的,每个人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也没有必要追一个不擅长的事情。关键是最后弊大于利,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
相信未来著名高校类似的先修课程会越来越多,但是也需要兼顾公平,能否给非上海孩子开辟网络的方式?
教育部:烈士子女等高考可享加分或优先录取
根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等多类考生可享加分或优先录取。 烈士子女等最多可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
烈士子女享受加分待遇,并非教育部临时决定,迎合此次在戍边中牺牲的军人,而是早就存在的政策!
高考加分项目近年一直在压缩中,目前仅剩4项,即1、烈士子女,2、二等功以上军人,3、少数民族(限定在边疆,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4、华侨归侨子女,包括台湾省。而且分值最高只能是20。相比10多年前,显著减少了。
调减加分项目,阻力是很大的,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是有关部门。比如体育部门,民委等,目前的四项加分中,后两项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方已经在制定更严格的政策,一个是提高资格,比如在城市里长大的少数民族就不再享受加分,一个是控制加分分值。
公平正义是高考的红线,显然这些红线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刺死女儿9岁同桌男子被执行死刑
江西上饶“家长校园内持刀杀害9岁男童”一案尘埃落定,1月28日,刺死女儿9岁同桌男子被执行死刑。今日,受害男童之母告诉记者,得知凶手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很欣慰”,但至今仍未收到来自凶手家属的道歉。(新京报)
点评:
此案给一些动辄就想介入孩子之间纠纷的家长以警示!我也坚决无法接受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受欺负,事出有因的观点或者说法!
1、不要做神经质家长!无论是报道还是校方都没有认定男生有霸凌的问题。从不同维度的报道恰恰可以看出,这位家长显然是一种偏执型人格,也有报道说此人此前有过精神类疾病,至少各方都反映其很难沟通。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这位家长至少是一个对孩子过度关注,到了神经质程度的家长,也因此才会疯狂到痛下杀手,目前这类家长不少,只是程度的区别而已,大家警惕。
2、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处理纠纷,谨慎介入。孩子们之间的磕磕碰碰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恰恰需要让孩子去学会处理,陪伴他处理,而不是代替他处理。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介入(校园暴力除外)。人处理复杂事情与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不是年龄到了就自然会了,起点就是学校里各种关系矛盾的处理,家长千万不要代劳。孩子必然会进入复杂的社会,到了社会上,你还能代劳吗?过度被保护的孩子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康的孩子!
跨省组织高考作弊案终审宣判:考生学籍被取消,组织者、枪手、家长同获刑
近日,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跨省组织高考作弊案作出终审判决,考生学籍被取消,组织者、枪手、考生家长获刑。(泾县法院)
点评:
高考舞弊第一次有家长被判刑!不仅考场替考,还涉嫌高考移民。被抓后,最后组织者,替考者,家长一同被判刑!这是我见到的考试舞弊入刑法规实施后,第一次有家长被判刑。
前年美国名校招生舞弊案,所有学生家长均被起诉,一些是夫妻双双被判入狱!
每一次舞弊的背后,原始的推动者都是父母,受惠者都是考生,但各种处罚中,这两个都处理很轻,甚至逃脱了刑罚。终于第一次看到有家长因此获罪,深感欣慰!其威慑意义是巨大的,会让很多父母在做类似事情前多一些顾忌。
此次替考者也被判刑,在我的记忆中应该也是第一次,至少是不多见的,不仅被开除学籍,也留下了跟随一辈子的犯罪记录,对于这批人的威慑也很有力。但遗憾也有,最终受惠者,即考生,实际也是参与者,只是开除学籍,并未被判刑。还有,考生父母与替考者虽然都被判刑,但均被判缓刑,显然力度仍然不够。只有舞弊的成本足够高,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让更多的人不敢!
希望考试舞弊入刑这条法规,能以严惩,真正能挥舞起法律的大棒,让所有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河南两少年杀害13岁玩伴 作案时未满14岁两人未担刑责
2020年12月15日下午,13岁的曾天光跟家人说和同学去山里玩,但当人们发现曾天光时,已是7天之后,只不过是孩子的一具遗体。让家人感到惊愕的是,杀害曾天光的竟是他的两名玩伴孙宇和刘易,作案手段十分残忍。至于作案原因,是孙宇认为是曾天光告了自己的密,导致手机被老师没收,心生怨恨。 因作案时两人未满14岁,未担刑责,在被羁押37天后已经被放回了家。这起发生在“新刑法修正案”即将正式施行前3个月的惨剧,让曾天光的家属难以释怀。(楚天都市报)
点评:
刀刺,焚尸,两名少年就这样杀害了自己的伙伴,但因为不足14岁而不必承担刑责!因为法律规定就是这样的。
荒唐的一幕再次上演,对未成年人罪犯不加区别的保护无异于纵容罪犯!这种恶性犯罪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逃脱刑罚!
降低刑责年龄的修正案还在走程序,遗憾的是还有专家反对。其实不仅仅是年龄,需要根据犯罪性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给予惩处!绝不能让这种恶徒就这样正大光明地脱罪!更重要的是,保护这种未成年人罪犯,受害者的公平正义谁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