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鼓励,可以使孩子逐步形成自理意识;通过孩子亲身实践和家长的具体帮助指导,可以逐步形成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既“愿意”干了,也“会”干了,慢慢就形成习惯了。

  孩子不会干的时候抢着干

  我们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责怪上小学的孩子:“小时候,不能干的事你争着抢着干,不让干还不行,又哭又闹;现在你长大了,能干了,反倒什么都不干了。你是越大越退步!”

  家长所批评的这种现象的确是普遍存在。这究竟是怪孩子呢,还是怪家长呢?

  孩子小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见到别人干什么就想学什么。该家长帮助料理的事情,孩子也要学着干。

  比如,幼儿刚学吃饭的时候,孩子要自己端着碗吃,家长怕洒孩子一身,便夺过孩子手里的碗,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会走了,看到家长擦地板,也要学着家长样子,像模像样地擦地板,结果是跟涂鸦似的,越擦越脏,家长立刻从孩子手里夺过墩布,边擦边数落孩子“添乱”;上幼儿园了,早晨起来,孩子要自己动手系鞋带、扣纽扣,家长嫌孩子慢,就强制替孩子系鞋带、扣纽扣;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洗脚,家长怕洗不干净,弄一身水,就替孩子洗……尽管他们还不大会干,干起来很吃力,可也非要争着、抢着干,不愿意让家长帮忙或代劳。家长不让他干,孩子就哭鼻子、怄气。

  小孩子把抢着干的事都当成“游戏”来做

  小孩子争着、抢着干力不能及的事,这并不是说小孩子天生地就热爱劳动,具有生活自理的意识。孩子这个时候,还没有把劳动看成是“劳动”,而看成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看大人干了这个又干那个,心想:这些事大人们都自己做,都不停地做,那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事,出于喜欢亲身体验、好模仿的天性,才争着、抢着要自己做。

  就在孩子这“想干又不大会干”的时候,正是家长进行劳动教育的极好时机。家长本应该抓住这不可多得“教育机会”,因势利导。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由于不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观地认为孩子争着、抢着干自己的事是“逞能”,是给家长“添乱”。结果,常常错过了稍纵即逝的大好“教育时机”。

  早晨起来,家长要急着送孩子上幼儿园再赶去上班,时间十分紧迫,必须要争分夺秒;可孩子硬要自己穿鞋系鞋带、扣纽扣,笨手笨脚,翻过来倒过去,总也整不好。眼看着那宝贵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再不出发,就要迟到了,也是真让人心里起急。晚上,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脸、洗脚,洗不干净,家长还得重洗,衣服弄湿了,水洒得满地都是……让他们自己干,家长不但不省事,还要受累,于是很多家长常常选择了替孩子干。

  家长“包办代替”,眼下倒是省事了,可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被照顾。

  家长图省事,却错失教育的大好机会

  有的家长虽不想包办代替,但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要学着干一点儿事时,却是求全责备,横挑鼻子竖挑眼,说孩子“这做得不对”,“那也做得不好”,要不就是责怪说“动作太慢”“你真笨”“瞎掺和”“帮倒忙”等,数落个没完。小孩子学做事、干活,一下子就做得圆满,干得漂亮,不出什么差错,不付出点什么代价,那是不可能的。

  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绘画、书法、钢琴等,家长要操心,要交学费;同样,孩子学习做事、干活儿,同样也需要操心,交“学费”,家长不能在这方面舍不得付出。

  家长不要操之过急,求全责备。总是挑毛病,吹毛求疵,孩子还会有兴趣干吗?因此,孩子能干活儿了反倒不干,这不能怪孩子,应该怪家长,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孩子小时候“想干”,是一种欲望、一种兴趣。不管他干得好还是干不好,只要没有危险,干就比不干好,哪怕让孩子当成一种游戏玩,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体验的机会,也是有益处的。家长应当对孩子这种积极性,通过肯定、鼓励、表扬给以强化;孩子从中会获得满足,得到激励,就会越来越爱干。孩子“不大会干”,干的时候有困难,正好需要给他实践的机会和具体的帮助指导;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和亲身实践中,学会了做事情,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越干越熟练,形成了习惯,会欲罢不能。

  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实践出真知,独立的意识和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家长不让他们去做,不让他们去亲身实践,即或是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已经具备了形成独立意识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的条件和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

  我们成年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不论是多么简单的事,如果不去亲自做,就总也学不会,掌握不了;不论多么简单的问题,不经过自己实际处理,就总也不会处理。有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长剥夺了孩子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有腿不能走,有手不能动,有脑不能想,有事不能做,有问题不能自己处理。这样,他们就永远什么也学不会。像这样的孩子,在家长还能生活、生存,将来一旦进入社会,离开了父母、家长,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决不会跳跃”,难以自立,更难以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应当在日常生活之中,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随时随地地进行。平时不培养,不训练,要孩子一做就做好,一干就干成,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具体指导。

  通过鼓励,可以使孩子逐步形成自理意识;通过孩子亲身实践和家长的具体帮助指导,可以逐步形成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既“愿意”干了,也“会”干了,慢慢就形成习惯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