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疫情之下,“在地国际化”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教育国际化遭遇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今年6月,国家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疫情之下,“在地国际化”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欧洲,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最早提出。“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即打破以跨境教育为主的传统形式,立足本国本土本校,面向全体师生,努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高学校的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地国际化”是疫情之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地国际化”鼓励学生从跨国学习转向立足本土的国际化培养。受疫情影响,教育国际流动性下降,作为传统留学目的地的西方国家因疫情严重而导致留学人数锐减。从长远来看,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可能会导致人才回流。我们应加快研究和制定“在地国际化”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校园,加快国际化课程建设,加速在线教育和课程的普及和优化,为全体学生提供不出国门就能够接触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跨国文化的机会。

  中外合作办学“扩招”是“在地国际化”的有效尝试。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秋季赴境外国家和地区留学学生面临困境。教育部采取积极措施,临时允许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适当增加招生名额,为受疫情影响出国受阻的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几十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扩招”是“在地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是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举措,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国内教育体制与国际教育全面接轨、提升我国高校国际竞争力、发展国际教育提供了有益探索。

  加快在线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是实现“在地国际化”的有效突破口。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科技赋能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革命性意义。后疫情时代,线上课程和教学势必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显著趋势。通过慕课“出海”,中国在线教育走向世界,中国教育的国际辐射力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我们既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又要在后疫情时代化危为机,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战略,推动实现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和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