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简单量化取向,推动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学科评估工作自2002年首次开展以来,评估方案几经修改与完善,不断继承创新,一方面表明了学科评估所始终坚持的问题导向与对社会各界不同声音的开放包容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做好学科评估,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又要兼顾类别,既要坚持标准又不能漠视个性。任何评估都必然涉及度量,但“量”又的确难以代替“质”的丰富内涵。科学化的评估往往讲求指标的精准与简洁,因为所需信息量小,所以会简便经济且易操作,但这种取向又难免会化约了现实状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针对评估过程存在的上述种种矛盾,在全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破“五唯”的背景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守正创新,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致力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和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的重要举措。
概括起来,《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有如下几点最为值得关注:
淡化简单量化取向,推动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工作方案》提出淡化简单计数方法,实行定量与定性、数量与质量、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淡化量化评价,并非完全弃用数据,而是重视有品质的量。如在科研评价上,仅将国家级奖励等高水平科研奖励纳入定量统计范围,把过去粗放的数量浓缩为代表性的论文、著作与专利成果,重点考察成果的理论原创性、前沿突破性与实际贡献。与此同时,把典型案例与凸显自身特色的开放性“留白”作为定性评价的素材,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或验证。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摒弃了简单“数帽子”的做法,注重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且把队伍的结构优化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重要的观测点。《工作方案》强调质与量、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它体现了学科建设过程中个性特色与表现形态的多样性、整体与局部不可剥离的统一。
尊重学科差异,探索分类评价。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分门别类而展开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活动。知识的分门别类,意味着不同学科有其特定的认识思维、方法、路径以及理论品位与功用指向存在差异,它们的活动属性与成果表现形态具有不同程度上的不可共量性。《工作方案》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尽可能兼顾不同学科特点,设置不同指标与权重。如在科学研究评价上,撇开往常偏重论文与专利发表数量的做法,对理论研究更关注内涵与学术贡献,对具有应用取向的学科更重视专利转化与新品种研发,对艺术学科更注重实践表现,因而采取一种既考虑到各学科共性又同时兼顾特性的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思路。
弱化排名引发的负效应,强化评估的诊断功能。合理与有效的评价不是完全放弃排序,而在于这种排序是否公正和让人信服,是否有助于评价对象发现问题并认识到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成为改革、改进和完善的依据。新方案在评估结果呈现上更注重对各个单项表现给予全景与立体的呈现,并提出要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全面强化信息服务功能。这无疑有助于参评学科对其内部结构予以深度透视,进而发现优劣长短,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策略。这种呈现方式反映了学科评估与社会上其他排行榜在基本理念上的差别,更类似于一种带有责任意识与成长关怀的周期性健康体检,让参评学科通过纵横向比较,发现并祛除病灶,全面挖掘潜力与活力,从而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样态。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