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规模目标。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规模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的,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呼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有几个方向值得关注和探讨。

  首先,不能哪儿被“卡”就疏通哪儿,更应致力于前瞻性的人才战略。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历史时期,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重视。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仅仅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卡脖子”领域中的人才培养,或是进一步加大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投入就能解决的。以芯片为例,整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包含了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多个环节,需要各种类型的技术型人才和基础研究型人才,这还不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资、管理、运营等人才;同时,集成电路大国的建设,不能哪儿被“卡”就疏通哪儿,不能忙着去“追”,还要创新和引领,前瞻性地提出问题,解决理论领域和产业界尚未攻关的问题。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有效引领,不能仅仅依靠少数“双一流”大学,还要防止“一哄而上”导致的资源分散。

  其次,聚焦区域人才的结构性短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地方经济规模大幅增长,地方和中小企业经济地位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以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更贴近地方发展,立足于本地。事实上,这也将促进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以法国图卢兹大学为例,这所建校于1229年的大学位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大区图卢兹市,这是法国航空航天城的所在地。该校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本都围绕着航空航天工程展开,目前已发展成为空中客车和伽利略定位系统的信息研发中心;而后者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学生的培养、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平台。

  疫情期间,多地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审计、食品药品监管、心理咨询等关乎国计民生领域的人才缺口明显,都可以成为专业学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融合的突破口。

  再者,借科技研发人才之力助产教深度融合。产学研基地建设已积累了多年经验,然而企业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是制约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之一。今天,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或将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契机。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科技战线迅速攻关,实现了药品、检测、医疗设备、疫苗、公共服务等领域从研发前沿到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有机衔接,打通了产学研的价值链,形成值得总结的经验。未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对于创新技术的需求将更为凸显。产教融合将极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改变当前企业研发与高校应用型研究各行其道的情况。同时,校企合作也可以进一步创新双导师制度,探索项目学习模式,让实验和实习真正走进企业,实现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培养目标与资质认证对接,扭转当前部分学校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状况。

  本世纪以来,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都增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内招生规模,扩大了在法律、经济、教育、公共政策等实用性强的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个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依赖,适时扩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正是激发教育活力、落实三大战略的重要举措。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