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是品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在物质充裕的社会,不因物质丰富而浪费,感恩自然的无私馈赠,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是当代文明青少年应有的品质。

  “当前粮食浪费现象突出,主要因素是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的食品丰富了,人们对食品的重视不够,导致不懂得珍惜食物。”回忆起儿时对食物的记忆,顾建文说,他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3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虽然不挨饿了,但粮食依然很紧张。幼儿园期间,每顿饭前老师都会说“食物来之不易,不能浪费一粒粮食。”小学和中学期间,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锻炼,到农村捡麦穗,到工厂里刷漆,真正了解过粮食的播种生产过程,也切身体验过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感觉,知道食物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谈起曾经有过的食不饱腹的经历,顾建文记忆犹新。那是小学期间的一次劳动实践课,学校组织学生们到田里捡麦穗,当一根一根的麦穗被收集起来,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粮食收获的不易,顾建文至今都记得当年老师说的一句话,“咱们拣拾来的麦穗打成粒磨成面粉够好些人吃的。”干了一上午的活,累得筋疲力尽,虽然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是由于食物有限,同学们也得通过“剪刀石头布”定输赢,谁赢了谁先吃,后吃的舔着嘴唇,咽着口水,品尝着饥饿的滋味。“还有一次是去工厂参加劳动实践,为解放牌汽车的车壳子和轮毂刷防锈漆。一天活干下来,又累又饿,看着工人吃着干馒头就咸菜,那叫一个香,自己被馋得直咽口水,哪还舍得将食物浪费掉呢。那个时代老师经常教育大家‘节约粮食是最大的美德’,因此,我们那一代人对食物特别的珍惜。”顾建文认为,浪费现象和食物的配比有关,如果粮食配比充裕就容易出现浪费,如果粮食配比短缺,人人都知道珍惜。

  “我在日本客座研究期间,发现周围的人都很节俭,我合作的赤须教授,一份饭分成两份,中午吃一半,另一半放到冰箱里,晚上8点多再吃,还要坚持工作到半夜才回家。”顾建文回忆起日本人对食物的珍惜印象深刻。他说,日本餐馆都是定食,碗小量少,热量供应低,血糖、血压控制得都很好,日本也因此获得了长寿之国的美誉。

  工作中,顾建文经常接待美国、欧洲的专家,他发现外国专家的餐盘总是干干净净,一点儿都不剩。“相较于我们,浪费这种现象就很普遍,当代年轻人尤甚。”顾建文说,有些年轻人既想控制体重、减肥,又不控制饮食,经常是一碗饭吃一半丢掉一半,一杯奶茶喝一半儿,尝尝味道就丢掉,更有“大胃王”类的综艺节目,误导观众浪费粮食。在国家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应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很多青少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连稻谷和小麦是怎么长出来的都不知道,没有这些生活履历,怎能知道珍惜粮食?”顾建文认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食育教育,使其亲身感受和体验食物的制作过程、亲历食品的生产程序;加强劳动教育,让孩子们获得从一粒种子到生成粮食再到餐桌这一过程的劳动实践;增加体验饥饿的训练,让青少年亲身体验饥饿之感。有一句话叫“若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和寒”,饥饿和寒冷能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提高胃肠道消化功能。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饥饿和寒冷,他才会知道温暖和食物来之不易。同时,俭以养德,节粮惜福。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是品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在物质充裕的社会,不因物质丰富而浪费,感恩自然的无私馈赠,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是当代文明青少年应有的品质。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