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的优势。大学一般都是多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学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

  纵观国内外教育的发展,大学在国家科技创新中有以下特殊地位:

  基础研究的优势。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在探索旨趣上多受发展知识本身驱动力的影响,注重追根求源、求真求理,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广泛地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大学有不断流动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无知无畏且富有创新潜力的学生,他们与学术造诣高、思想活跃的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激发创新火花,这很可能就是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创新的突破点。

  学科交叉的优势。大学一般都是多学科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学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据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的占比从最初的1/3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3左右,这说明了多学科交叉是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动力源泉。

  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科技创新作用?我有以下建议:

  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找准定位。

  大学应结合学科基础与国家需求(包括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努力在优势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输出和创新人才供给上形成绝对优势,成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国家创新战略力量。为此,尤其要形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有机衔接的创新链,以电子信息领域为例,就是要构建起从材料、器件、组件、整机、系统,以及软件、测试和标准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技术链和创新链。此外,还应形成科技创新与各层次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兼顾国家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主动适应和满足现实需求。面对现实需求,大学应通过内合外联来强化集成攻关。

  在内部整合方面,一是有效衔接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衔接,二是强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依托原始创新催生重大技术创新。对此,应突破传统课题组长负责制的运行方式,建立健全协同集成的科研组织方式,具体可从经费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

  在外部联合方面,一是联合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特别是军工集团、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优势高校,在优势领域形成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协同放大效应;二是与产业、政府共建技术支撑和服务公共大平台,共建共享,开放运行。

  前瞻引领和创造潜在需求。面对未来的潜在需求,大学应发挥自由探索和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充满活力的机制和学术思想自由碰撞的良好氛围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具体从原创导向、需求牵引、跨学科团队组建和有利于激励交叉的资源配置等环节发力。二是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一方面,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在相对独立运行的体制下,国家实验室的基础研究部分主要依靠大学,关键技术研发部分可吸纳大学教师和团队参与。另一方面,持续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防止功利性的短期科研行为,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立志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引领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重点围绕以下三类:

  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国际学术领军人才。对此应出台专门支持计划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不畏权威、大胆创新,培养成效主要通过国际学术同行来进行评价。

  以服务重大需求、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主的国防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对这类人才要注重培养知识融合和系统集成能力、工程与创新领导力,人才评价侧重于对重大工程项目和核心技术突破的贡献度,由同行业的首席、总师等领军人才开展同行评价。

  创新创业类人才。充分激发年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质,在强化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创新思维、设计思维和商业思维的复合培养,以及吸引、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资本市场资源)的能力,努力造就技术驱动创新与用户驱动创新相结合的学院派创新创业人才。

  三、关注体制机制的创新。重点是通过国家及社会层面的经费预算体制改革,在大学承担更大、更重的科技创新任务的同时,实现大学实力(包括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等)的同步提升,并充分调动大学科研人员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一是要充分考虑大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的间接成本,包含在从事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育人环境建设等开支,支撑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在直接费用中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培养、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等人员开支。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