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层次丰富,有利于相互间的支持、交叉和渗透,容易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明确要求。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就以不到10%的研发人员和经费,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建设了60%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国家对科技工作提出了再提高、再突破、再前进的期盼,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思路、打造人才队伍、调整评价导向、激发科研活力、完善管理体制、加快成果转化,助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实现建设世界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目标。

  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2019年4月1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召开共同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高校座谈会,就是为了更好发挥科教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当今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美贸易摩擦使我们更清醒认识到,必须持之以恒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高校要以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基础科学中心等为契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助力科技创新从跟跑为主逐步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

  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层次丰富,有利于相互间的支持、交叉和渗透,容易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要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考虑高等教育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人才保障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在自由探索、学科交叉方面的优势,鼓励其自主布局。以双一流建设和动态调整为契机,坚持分类评价,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加强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科教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高校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有力支撑。要依托高校一流的人才团队和科研基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科研项目攻关的同时,加快构建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应用推广的创新链,努力将攻关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要加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撑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四为方针,瞄准前沿关键领域,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工程教育水平,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进一步推进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起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