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

  光明图片

  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优良传统、风格和显著特征,这一办学特色是属于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气质和鲜明特质。这对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有着积极影响。高校必须结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学校自身发展定位,将自身的特色和优良传统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开发和发挥好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建设要紧密结合办学特色

  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当前全国正努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高校只有依托于学校定位和教育模式等鲜明特色与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学校德育的比较优势。相反,如果一味追求课程思政建设的普适性,往往会舍己之长,得不偿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特色就是优势,个性就是竞争力。因此各高校既要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共同规律,又要体现出自身不同的德育优势,将《纲要》中共同要求与各校具体实践相结合,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各校的内涵式发展,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立德树人的教育之花在校园中处处绽放。正如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只有各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各有长处,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交流、借鉴、融合和发展,最终全面实现我国思政教育的春色满园。

  兼顾好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辩证关系。尽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但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意味着要让所有课程都成为思政课。相较于思政课“显性教育”的模式,课程思政中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更容易让人接受。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学生对于自己的学校具有一种独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与自己学校相关或者符合学校风格的内容更感兴趣,加之高校中多数特色专业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若我们对学校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将更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统筹好学校与学生成长的辩证关系。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巩固离不开全校师生共同的认同和行动,换言之,塑造学校特色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过程,不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其能力素质和眼界视野上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学校特色的凸显使学生更容易明晰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彰显学校特色,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奋斗,从而谱写学生们人生的青春奋斗之歌,汇聚青年人建设国家的磅礴力量。

  结合办学特色,五步骤建设课程思政

  清晰定位课程思政特色,精准育人。准确的定位是推进课程思政特色化和整合优势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校风、学风,还有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学科优势、专业布局等因素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学校课程思政的形象设计和具体着力点。例如以文史哲专业为优势的学校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理工科为强势学科的学校则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农学类院校则要引导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高等职业学校也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准确定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等。

  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无声育人。教学内容是我们进行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载体,办学特色的凸显要通过充分挖掘本校独特资源入手。经过长期办学治校的积累和沉淀,学校都会在办学理念、学术风格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长此以往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高校依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校友故事、学校传统当中的思政元素,能够更好地将价值观导入课程当中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引领,这样也使得高大上的理论原理充满活力。从校际来看,由于办学体制、办学时间、办学模式、办学层次的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分类分级,突出办学特色要求我们在开展课程思政时,不要盲目照搬其他学校做法,而要突出自己“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特色与比较优势,因校制宜,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解释力。

  加快改革课程思政方式,实践育人。结合学校的专业学科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在专业课程的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打破传统课堂单调乏味的刻板印象。依托于教育基地等现实社会资源,学校可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在验证、实践和巩固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在实践活动中,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要贯通其中,这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有所侧重。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实问题,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从而有助于其在未来做出正确的伦理价值判断,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由此,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发挥帮助学生成才就业的合力。

  综合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需要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至所有课程,使各学科各专业协同育人,因此它不能单独存在,那么办学特色的彰显也要通过课程思政体系才能得以彰显。在构筑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时,学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力量的配比和资源的投入有所不同,从而反映出不同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逻辑。首先,各高校党委应当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持续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把好顶层设计关卡。其次,针对办学定位、办学特点、办学目标搭建分层次、分类别、分等级的特色保障机制,促使课程思政全方位融入学校特色。再次,制定可实施性强、激励作用明显的评价机制,持续做好针对课程、教师、教学等不同方面的中期、长期评价工作。最后,推动建设国家、省级、高校多层次示范体系,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全国高校特色课程思政的交流互鉴,努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努力打造课程思政品牌,特色育人。课程思政的课程观要求我们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切实回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除了完成国家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之外,学校还应当在找准学校定位的基础上,树立打造特色思政课的品牌意识,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做到“一校一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也应当注重发挥学校创造性,整合资源打造精品特色思政课,依托学校特色打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经络,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