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有1500余万,约为芬兰全国总人数的三倍,如何既保证这支队伍的基本教学能力,又不断提高他们的育人水平,成为国家教师教育的重大课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有1500余万,约为芬兰全国总人数的三倍,如何既保证这支队伍的基本教学能力,又不断提高他们的育人水平,成为国家教师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正是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保障了国家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得不论是偏远山区的孩子,还是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合格教师的教学服务,受教育质量得到国家教育制度的保障。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教师待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教师社会地位逐年提高,教师岗位的竞争力越来越大,这给了我们机会去思考和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持续提高国家师资队伍的育人水平,在教师资格能力之上培养出更多卓越教师,这也正是新时代国家教师教育事业所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教师的育人水平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概念,既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教师善于教授学科知识;但育人又不能只是停留在学科知识的教授上,还需要教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在教师教育工作中,正是因为知道育人的复杂程度,所以才深感专业化教师教育的重要程度。诚然,国家有教师资格考试,似乎为我们如何培养师范生划定了标准,但这个标准只应该是师范院校育人目标的最低要求,所有师范大学育人目标都应该把教师资格考试作为起点,而不应该成为我们育人的终点。超越于教师资格考试,甚至只有大大地超越于教师资格考试,才可能为民众培养出令他们满意的教师,为国家培养出卓越的教育人才。

  为了让师范院校更充分地发挥育人功能,国家把教师资格授予的权力交到了师范院校的手上,这既是国家对师范院校的信任,也是国家交付给师范院校沉沉甸甸的责任。在对师范专业的学生试行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检测交给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这对师范院校来讲,尽管希望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都是合格教师,但教师资格证考试才是合格教师的制度底线。现在国家把这个底线还给了师范院校,就需要师院院校既要自己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设定新的底线,还要在高于底线的标准上追求更高的育人质量和育人水平。在教师资格新政下,师范院院校在师范专业学生培养上,要以国家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需求为重,持续对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原则,保证我们的育人方向与之一致,但在育人水平上不断超越!

  只有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才能够给予受教育者良好的教育;只有教育者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才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只有顺应时代变革的人,才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将教师资格的授予权给予师范院校,是为了让师范院校更敏锐地捕捉到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更自主地也更及时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保证为国家教育事业提供时代需要的教师,保证为国家教育事业变革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师范院校因为教师资格新政拥有了更自主的制度空间,在这个制度空间里,敢于挑战传统教师教育难题和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改革都是被期待的。

  “师范性”与“专业性”的经典冲突如何突破,数据时代教师信息能力如何培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能力如何提升,教师学历提升与能力提高何以得兼,在教师教育事业中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都还需要师范院校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改革,只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只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才会让国家教师教育事业焕发新机,才会让国家教师教育事业赢得好局。要解决好这一系列至关重要但又难度重重的问题,就需要师范院校再一次重视教师教育工作,破除学校阻碍教师教育改革的障碍,把最优秀的干部、把最能干的教师、把最好的教育资源配置给教师教育事业,利用这一次教师资格政策重大调整的机遇,开创学校教师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培养出更多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卓越教育人才。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