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也是青少年对世界认知的最初过程。通过玩,青少年才会感知自然的有趣,其生命就会有激情和创造力。
宁文武摄/光明图片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不仅对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提出规范,也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长提出警示。教育要尊重青少年认知规律。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其认知过程主要特点是:喜欢玩、爱遐想、喜欢天真和“傻傻”的追问。
玩,才能萌生出真正的科学兴趣
玩是青少年的天性,也是青少年对世界认知的最初过程。通过玩,青少年才会感知自然的有趣,其生命就会有激情和创造力。许多科学大师对此都有共鸣。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有此感悟: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说,科学研究需要感性和直觉,而培养这种感性和直觉的最佳时期正是玩得满身是泥的少年时代。日本青少年有玩的传统。他们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开始,玩山玩水、玩蜻蜓蝴蝶等;在学校,孩子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玩的教室,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玩泥人、玩积木等。在玩中,他们能朦胧感知自然界的奥秘,能用双手玩出许多童年的想象,也逐步培养了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以及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这种玩,成就了日本本世纪众多的科学大师。无独有偶,美国的青少年也是在玩中度过的。美国父母从小就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家务劳动、种花、植树或饲养小动物等,在玩中锻炼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许多家庭都非常支持孩子们独自玩些小创作、小实验等,鼓励并支持他们创作适合自己发挥特长的作品,这样的小创作就是为了好玩。只要觉得有趣,放手让孩子们去玩,让他们玩出感觉,玩出兴趣,很少有人去考虑拿大奖。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参加一些必要的科技活动,本质上应该是玩。通过这种玩,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更进一步的感知,对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然而,现在我们一些地方一些机构提供给青少年玩的场所,玩的地方太高级,玩的事情太时尚,超出他们年龄段应该有的认知水平,更远离了大自然。提供的玩的项目,由于青少年缺少基本的认知和操作训练,只能在旁边看别人操作,顶多跟老师比划几下,颇似电影中的路人甲。比如,青少年玩基因操作,是高级场合下玩高级操作,其实小孩子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更不会有自由动手的机会,更不知道这样跟着别人比划几下有什么意义。参加这样活动,顶多算一些肢体动作的体验,根本体验不到探索自然的乐趣和快乐,是对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的曲解,其结果是许多小孩子做一行恨一行,甚至许多青少年“科技达人”在高考后选择了与自己做过的课题无关的专业。
真正的科学兴趣都是从小玩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让他们玩的世界,在家给孩子制造玩的环境,在校给孩子也制造玩的地方,引导孩子们玩适合他们玩的事情,才能培养孩子们最原始的探索兴趣和基本的想象力。玩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认识自然的起点,跨越了这个阶段,小孩成长后的性格有可能是扭曲的,对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
想象力,是青少年打开未知世界的金钥匙
童心、天马行空的想象是青少年刻画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是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金钥匙,应该是多鼓励的。曾经有一个机构的调查显示,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高,这是许多教育家公认的。
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想方设法鼓励孩子们想象,设法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脑中想象出眼睛看不到的世界。比如让孩子们画一个天使,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天使画成他们想象的模样:可以是嫦娥姐姐、熊猫宝宝、海豚妹妹、章鱼大叔等;也可以如圆圆的球、或如弯弯的月、或如长长的溪般的模样;也可以让他们在天使身上点缀出无数双眼睛和无数双手等。总之,这些天使一定要超出大人的想象,超出了我们理所当然的模样。然而现实中,一些小朋友却在大人指导下,通过网络查阅一定数量别人画的天使的资料,然后照着原来的图片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别人画长发天使,他就画出短发天使;别人眼中的天使面如桃花,他眼中的天使面如牡丹、荷花和梅花等。只要这些天使模样不完全重复,就算完成了所谓的“创新”,这非常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
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让青少年多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然而,许多青少年科技活动,从立题到研究到结论,大多数都没有跳出一些小朋友画天使的套路,都是在别人的框架或者套路下简单地雕琢、修修补补,这样的课题体验不能提升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会对眼外的世界有深层次的感知。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应该鼓励青少年多想想没有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小草的世界是什么模样?没有月亮的世界什么样?多鼓励他们想想窗外的世界、书外的世界、镜头之外的世界。不要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求孩子们用心想象,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度赞扬,这才是培养青少年想象力之道,也是培养他们未来探索未知世界最有效之道。
“傻”问题,是青少年理性认识世界的开始
多点天真,多点“傻气”,多追问身边看起来“傻傻”的问题,这是青少年理性认识世界的开始。鼓励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大胆追问身边的杨柳春风、南雀北燕,追问四季中的花开花落,追问江河日月中的潮起潮落,会让他们有更深入的理性思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首先要追问那些身边看起来“傻傻”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他们才能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才能在源头上实现创新和突破。比如:许多青少年都玩过电磁炮等相关的实验研究,都知道磁铁棒不同极之间或者正负电荷之间会产生吸引力。其实,在这样的科技活动中,他们更应该追问两个磁极之间或者正负电荷之间产生吸引力的原因,追问如果两个同极磁铁之间或者两个正电荷之间产生吸引力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这些看起来简单甚至有点无聊的问题,恰恰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灵感和想象力,让他们看到我们还不知道的另外一个世界。爱因斯坦小时候对光的追问,诞生了狭义相对论,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时空;屠呦呦少年时追问大自然中花的香草的味,发明了青蒿素,让人类多了一种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未来的爱因斯坦、屠呦呦肯定也是来自于喜欢追问身边看起来“傻傻”问题的青少年。
我们现在许多青少年参加科技活动,不顾认知水平,喜欢盲目追热点,参加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没有收获的。比如初高中学生探索航空航天、新材料、抗癌药物等,这些热点问题研究起点都比较高,表面上看起来“高、大、尚”,但研究内容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在探究过程中,青少年基本没有也无法追问研究课题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道理,也不知道这些问题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联,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有效思考。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只能是照葫芦画瓢,给出一点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结果。个别所谓的天才少年,实际上通过不同的渠道注入了“激素”,用成年人的眼光、思维方式接触了一下不是他们能认知的科学问题,如同盲人摸象。这样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甚至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伤害,让孩子们逐渐失去探究世界的兴趣。
不要让青少年过早地失去童心,鼓励他们追问身边看起来“傻傻”的问题,才有可能使青少年有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这也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硬道理。
让我们的孩子多点童心,多点玩心,多点“傻傻”的追问精神,少点功利性的思考,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基础。这是父母、老师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记住的。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