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督前培训,是责任督学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物理叠加和化学建构。实施督前培训,要强化“无培训不督导”意识,扎实开展督导有关知识、能力、素养的培训,为责任督学专业化蓄力。

  笔者最近观察发现,一些基层责任督学开展随机性督导、参加专项督导时,往往不做任何准备,而是拿着文件“直通”督导现场,仅凭经验走马观花,致使督导效能大打折扣。

  责任督学专业化是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正常化的基础。《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完善督学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规划,出台培训大纲,编制培训教材,将督学培训纳入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计划,开展督学专业化培训,扎实做好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提升督学队伍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无疑,督学培训是责任督学专业化的有效路径。督前培训是每次实施督导前的强化培训,在确保完成本次督导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责任督学的专业提升。

  有效的督前培训,是责任督学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物理叠加和化学建构。实施督前培训,要强化“无培训不督导”意识,扎实开展督导有关知识、能力、素养的培训,为责任督学专业化蓄力。

  教育部《督学管理暂行办法》把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列为主要培训内容。有关文件是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导的依据。作为责任督学,对这些文件仅粗略了解、知其皮毛是不够的,在开展挂牌督导之前,要仔细研读本次督导工作对应的文件,为督导现场熟练运用做足功课。《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规定,责任督学可采取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督导。实际上,责任督学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丰富、创新和细化一些督导方式。有的责任督学望文生义,大而化之地理解督导方式,运用起来难免手忙脚乱。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督导方式。

  先进、科学的督导工具是有效采集督导信息的重要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确保督导工具之利,研制、使用缺一不可。除硬件外,督导工具一般由教育督导机构、督学责任区研制提供。经过督前培训,责任督学要理解工作表等督导工具的设计意图,了解其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性能,并内化为自己熟悉的观测点和观测习惯。这样,才能在督导现场熟练使用,才能采集到有价值的督导信息,确保督导有力、有序、有效。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