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师资水平,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软环境,将扶持贫困地区教育由“输血”方式转化为“造血”方式,使得贫困地区的教育提升和稳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科院—香港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民办教育协作创新联盟理事长。
教育精准扶贫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大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质量。但是,对于需要扶持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客观条件制约,这些地区的教师整体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理念较为陈旧,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二是教师专业技能较低,大多仍停留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层面;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高,能甘于清贫扎根贫困地区从教的动力不足;四是能及时参与较高质量教研培训的机会较少,自身提高教研水平的意识也相对薄弱。这些因素不仅导致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水平较低,更影响教育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师资水平,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软环境,将扶持贫困地区教育由“输血”方式转化为“造血”方式,使得贫困地区的教育提升和稳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建设贫困欠发达地区合格达标乃至优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面在发挥各自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发展,以实现促进贫困地区师资水平提升的目标。
充分发挥政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是提升贫困欠发达地区师资水平的主体,应从政策措施、经费保障、督导评估、资源调配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并向贫困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农村学校大力倾斜,巩固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例如,为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断完善机制,挖掘潜力,多渠道补充中小学教师;新疆喀什地区积极依靠政策争取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补充到边远贫困地区学校,2011年—2017年共补充教师26799人;青海省建立省级统筹规划、严格标准、精准招考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省定标准、市州考招”的措施从源头保证新聘教师质量。
通过项目实践促进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主管部门是教师质量提升的直接管理者和实施者,应与学校积极配合,通过实施不同的特殊项目计划,及时补充贫困欠发达地区师资,以点带面提升教师质量。如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招聘优秀退休教师对口帮扶、聘请兼职教师定期授课等措施,多渠道解决合格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还可以设立诸如乡村学校教师专项招聘计划,进而加强贫困地区师资力量。此外,应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大幅度大面积提升贫困地区在岗教师素质。一方面要通过及时有效的理论培训,开阔贫困地区教师视野,提升他们的站位;另一方面应通过优秀教师示范培训、优质学校跟岗实习、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持续提升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通过“国培计划”和该市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不断加强学校中的教师培训。据统计,当地2888名乡村专任教师全部参加在职学习、深造,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旗县安排30万—50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到2017年,完成了每位乡村教师不少于50学时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专项培训,大幅提升了乡村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和水平。
定期对贫困地区教师给予物质精神支持和奖励。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及时提高物质待遇,同时要建立荣誉和表彰制度,从精神上给予褒奖,树立扎根贫困地区工作光荣的意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的要求,一些地区也开始了积极的实践,如“三区三州”党委和政府从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着力,不断提升教师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提升。青海、宁夏、云南等地为乡村学校从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补助奖励,为乡村教师提供教师周转房及公租房等福利。这些措施,对于乡村教师的稳定和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及时转变理念,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在教师素质提升上也是如此。对于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理念的转变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主动实践,并不断寻找条件、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积极转变理念,也是教师适应新时代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因此,贫困地区的教师应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学习和培训,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自身出发提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也只有教师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了,才能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开展智志双扶,最终斩断穷根。
因此,为促进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队伍整体质量,需要政府层面的全局安排、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与教师自身努力三者协调配合,才能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最终实现保障教育扶贫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