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重大改革,强基计划终于揭开面纱,首批试点高校正式公布2020年招生简章。强基计划首次实施,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和家长的心,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怎么选拔培养?

  作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重大改革,强基计划终于揭开面纱,首批试点高校正式公布2020年招生简章。强基计划首次实施,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和家长的心,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报考,强基计划怎么选拔培养?

  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都进行了系统性重塑。围绕社会关切的问题,记者5月8日采访了首批试点高校招办负责人。

  谁能报——

  综合素质优秀且在相关学科领域有突出才能的学生

  强基计划在制度设计上定位明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依据试点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记者梳理发现,各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中投入的招生专业均为历史积淀深厚、学科实力雄厚、国家人才紧缺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专业。北京大学将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历史学类、考古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基础医学的10个招生专业纳入强基计划;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明确强调,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科专业都是学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A的学科,以及位居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千分之一的优势学科。

  试点高校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但同时,各高校也都强调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入选的学生首先要认同“强基”理念,具备“强基”特质,即胸怀家国,志向坚定,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对象明确为“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

  南京大学招办主任李浩表示,定位于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选拔,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才紧缺领域拔尖学生培养是强基计划的根本特点,将学生培养成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特别是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后备人才是强基计划的根本目标。

  基于此,不少高校在招生简章中也明确,要建立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以学生志趣为基础,实施因材施教和动态管理。南京大学将分别根据学生兴趣发展和学习能力,建立“科学化、多阶段、动态性进出”考查机制,强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性追踪,为学生建立动态进出通道和分流引导,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深化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确定符合个人特长与潜能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同时,打造强基计划学生培养特区,通过学术大师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引导学生在大师引领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人类未来重大挑战、重大科学问题等关键领域,通过探究和创造性活动,强化使命担当,提升综合素质,从耳濡目染到自我成长,以拔尖促冒尖。

  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濮晓龙介绍,强基计划考生进校后实行动态退出补入机制,科学选才鉴才,志趣、能力与潜力并重,在不突破招生人数的前提下,学校确立“多元、多种、多次”的原则,由院系多次组织考核,采取多种考核形式,考查学生多元潜力、表现,满足学生的志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长期发展的潜力。

  怎么选——

  多维度考核评价,优中选优

  对广大考生和家长而言,怎样才能入选强基计划是其最关注的问题。根据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要拿到“入场券”并非易事,考生们需要闯过“统一高考—入围校测—校测考核”等关卡,经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校测阶段,多数高校设置了笔试、面试以及体能测试等考核环节。

  以复旦大学为例,该校招办主任潘伟杰介绍,一方面,学校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既以高考成绩考查考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又通过专家面试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方式综合、全面地考查考生整体发展情况,还提出了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在考评选拔中将高考成绩设定为最大权重,有效地保证了强基计划的公平公正。

  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王琳媛介绍,上海交大实现了招考分离,校测综合面试环节,主要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面试采取“三对一”两轮面试模式,每三位专家一组,每次面试一名考生,时长约20分钟,每名考生要经过两组专家的面试,专家根据同一评分规则客观独立打分,不刻意排序。

  根据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入围考试的考生可分为两类,一般而言,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需要同时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后者由高校按一定的入围比例划定;第二类考生要入围自己报考的高校,只需满足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

  连闯两关后,录取结果如何测算?各校招生简章显示,决定考生最后录取结果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共同构成,强基计划的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多所学校招办负责人表示,拿到校测“入场券”后,高校将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学科的水平与潜力,而不是泛化的综合素质,对破格入围考生进行单独的学科特长考核。

  为保障招考公平公正,记者注意到,各高校都强调专家组与考生组将采用“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最大限度做到专家与考生随机匹配,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如何培养——

  设计专门方案,打造人才培养特区

  强基计划从为国选才、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从本硕博衔接培养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出发,开启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篇章。北京大学招办主任李喆表示,为进一步加强招生与培养的有效衔接,高校均针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设计专门培养方案并匹配相应资源,

  单独编班、“小班化”培养、强化学科交叉与通识教育、配备一流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实施导师制、畅通人才成长的通道……各试点高校招生简章中都重点介绍了对强基计划所招收学生的独特培养方式,以此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例如,清华大学新成立了日新、致理、探微、行健、未央五大书院,专门负责强基计划学生入校后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在前期探索“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有效培养模式基础上,针对强基计划实施“基础扎实、学科交叉、科教融合、本研衔接动态进出”四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采用“3+5”培养模式,学习时间不少于8年;实施“一体两制三化”协同育人,即以强基计划为载体,实施学分制、导师制,探索小班化、专业课中推进本硕博授课混合化教学、国际化育人机制。

  大连理工大学招办主任吴迪介绍,学校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实施个性化培养,对强基计划专业实施“一班一策略、一人一方案、一生一导师”举措,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全程导航,精心培养,优化本硕博衔接,培养高精尖创新人才。

  李喆说,北大把完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作为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和多样性与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不断推进,探索中国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