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多数学生尚未开学,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予我们很多思索,也为大学生提高劳动意识与能力的提供了契机。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让“劳动教育”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疫情下,我们看到,很多中小学将“做家务”、“做饭”等纳入居家学习的课表中,表明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引起了重视。那么,大学是否有必要实施劳动教育,又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呢?

  教育的目的是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是生存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劳动能力、服务劳动能力是维持未来社会良好运行的需要。然而一些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就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还有一些家长雇佣保姆照顾已是大学生的子女的饮食起居;更有批评者认为,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空心迷茫的一代”,他们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常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大学生缺乏劳动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也使得人们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深怀隐忧。

  大学劳动教育教什么?显然,大学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与中小学有本质不同,日常生活劳动意识与能力应该从小养成,不能到大学阶段才教学生如何吃饭穿衣、维护公共卫生。大学劳动教育应体现专业性。大学应根据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面向专业、行业、岗位与社会需求,以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参与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大学劳动教育还应体现时代性。劳动不仅体现为体力劳动,更多应该体现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进步背景下,将会产生更多的新业态与新的劳动形式,应探索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劳动教育亦要体现层次性。专科层次更多体现为顶岗实习等生产性劳动教育,体现工匠精神;本科层次更多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体现公益精神;研究生层次更多让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体现创新精神。

  大学可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劳动教育。第一,大学招生录取环节中,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考察。曾有中学教师提到,“弹钢琴是素质,会编花篮,是不是素质?”将劳动素养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第二,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可以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实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普通高校也应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第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有很大相似性,大学可以深入推进二者的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劳动能力。第四,对接第二课堂,尤其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公益性社团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甚至是世界公民意识。有中学以校园模拟城市治理,开发职业体验性的劳动课程,这对大学立足校园情境实施劳动教育也有所启发。第五,将学生劳动素质的养成纳入大学内部质量监测。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劳动教育结果的记录、评价,可以将劳动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用人单位招聘的参考等。古人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可以成为一种综合评价指标。总之,大学实施劳动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现有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培养具有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公益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大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是明确各方责任关系。首先,政府应责无旁贷落实好统筹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为大学生实习实践等劳动教育形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经费保障,完善劳动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和企业权益保护制度。其次,大学应该落实好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统筹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等多种教育方式与平台,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拓展劳动教育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第三,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应落实好劳动教育的社会责任,政府可以明确国有单位和机关部门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责任和义务,对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适当减免税收、退税返税等加以激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践则应加强监督监管,避免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而失去劳动教育的价值等。

  当前,大多数学生尚未开学,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予我们很多思索,也为大学生提高劳动意识与能力的提供了契机。有“90”后的青年,以稚嫩的身躯投入这场抗疫行动,演绎着新青年的奉献精神与劳动风尚;也有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在海外的留学生在学校停课、独居生活的状态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迎接生活的挑战。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在读书学习之余,放下手机,为日渐忙碌的家人做一碗汤羹;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尽一份责任;或者运用专业与所学,思考如何为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出一份力……这会让人体会到个体之于他人、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让青春在劳动中熠熠闪光。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