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增强劳动实践能力。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设计研发了农场稼穑课程,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了课程表。
图为2019年秋,学生在农场收获白萝卜。 陈景霞 摄
此次《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这是关于劳动教育的最高权威指导文件,集中了群众智慧,汲取了历史经验,把落在实处作为重要任务。
站位高远,战略部署。《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劳动教育所取得的一定成效,又尖锐地指出了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的问题。比如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出现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意见》站在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高度,将劳动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体系完整,环环相扣。《意见》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防止对劳动教育的泛化和窄化。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面向大中小学全体学生,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强调要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健全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保证必要的劳动实践时间,同时强调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要求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时分学段提出教育内容要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有侧重。强化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注重评价结果在评优、升学就业中的使用。
压实责任,综合实施。《意见》区分责任主体,实施途径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强调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注重习惯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增强劳动实践能力。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意见》注重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又强调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保障有力,机制长效。《意见》注重加强保障条件建设,明确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强调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督导检查,加强研究宣传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