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全方位影响,不仅冲击了公共卫生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光明图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全方位影响,不仅冲击了公共卫生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小的挑战。面对当前疫情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主动应对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目标定位”“战略规划”“职业发展”是高校人才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人才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
1.强化“价值理念”,在目标定位上有新思考
早在20世纪中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他指出,“没有目标,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今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呼吁全国大学生面对疫情时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面对疫情,高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和“社会”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目标观,营造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突出立德树人,广泛开展“使命和远景”的教育活动,厚植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树立远大人生目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突出教育引导,指导大学生理性看待逆境和顺境、机会和挑战,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真正做到思想“不懈怠”、目标“不犹豫”、行动“不拖延”。突出榜样示范,开展“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志愿者”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各行业、各专业优秀人才尤其是当代青年在抗击疫情中的先进事迹,倡导理想、价值和信念的有机融合,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2.强化“发展导向”,在战略规划上有新方向
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职业发展形态已经呈现就业领域新、技术手段新、组织方式新、职业发展观念新等特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一定压力。从短期上看,疫情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招硕士生和专转本规模、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等一系列举措,为毕业生稳定就业提供坚强保障。从更长远角度看,我们应该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深层次变革和影响。当前,我们正处于突发性、复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并存的时期。尤其是工业4.0、大数据、 、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技术变革的双重影响,高校要在强化发展意识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将“当前”与“未来”结合起来,提前布局、顺势而为,为学生确立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和最佳的职业发展路径奠定坚实基础。紧扣社会变革寻方向、立足社会发展寻突破,加强需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疫情结束后广泛开展知名企业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介绍新技术变革尤其是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岗位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加强职业引导,促进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匹配。利用就业宣讲等机会,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接触社会,加强就业引导,从宏观的行业发展到微观的企业文化、人文环境,从短期的公司准入要求到长期的晋升趋势进行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并且在就业意识、择业心态、就业能力等方面给予指导。
3.强化“学习为本”,在职业发展上有新行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职业类型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如何成长?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涯规划不仅包括规划,更强调“生涯理念”,不仅限于某时某刻某一阶段的抉择,也包括为实现生涯发展所采取的行动。当前,为了保证师生的安全,国内高校通过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对于师生来说,教学新模式在不影响教学进展的前提下给师生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同时也是自我积累、发展个人爱好的大好时期。加强自身储备,开发创造力,是当前及未来环境中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来源。德鲁克先生也指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
面对当前疫情可能的影响,高校要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将“立志”和“行动”结合起来,做好自我管理、用好时间管理。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学习的发展趋势,将网络教学的新手段和新工具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敢于超越、敢于突破的学习热情,推动持续赋能。将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聘请优秀人才担任生涯规划课程导师,提高学生的“知识”“见识”“胆识”和“共识”,推动全面赋能。强调“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成长,持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发展决策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价值,推动广泛赋能。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办好教育事业,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人才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面对疫情的短期影响,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时代潮头,更加强调“价值理念”“发展导向”“学习为本”为培养新时代的奋斗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