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复兴伟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稳定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石向阳 绘

  思政课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或政治宣传,它拥有自己的学科归属与学理支撑,要用学术讲政治,用真理、逻辑、规律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伟大实践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政课教师实现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历史担当。

  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明的政治性与价值性。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身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政课教师直接面对青年一代,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基,才能肩负起时代重任,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思政课教师是青年一代的思想引路人与信仰铸魂者,在涵养自身品格的同时应当将这种理想信念、价值情怀传递给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己要带头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做知行合一的示范者,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信念的人讲信念,从信仰上弄通,从行动上做实,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坚持价值引领,在传道解惑中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作为一门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既要传递给学生科学的理论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运用深厚的理论根基、博学的知识底蕴、生动的语言表达去展现思政课的魅力。要善于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育人养料,围绕理论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最终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善于运用学生熟悉和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与授课方式进行理论讲解,润物无声传递精神内核,将真理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学生的心中,完成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构建青年一代的美好精神家园。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思想文化与价值观领域内交锋深刻复杂,青年一代成长中会伴随很多思想困惑,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直面当今社会存在的错误思潮及价值观,科学、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明确学生的基本需求,以引起学生困惑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将理论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说理”,才能真正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厚植理论根基,在科学研究中提升学理支撑。思政课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或政治宣传,它拥有自己的学科归属与学理支撑,要用学术讲政治,用真理、逻辑、规律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思政课在本质上是以理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讲好理论离不开对于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对教学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地将理论问题讲清楚,增强针对性、解释力和说服力。作为思政课教师,如果知识储备不足,理论功底不厚实,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理论修养、良好的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体现。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理论经典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学习研究,同时密切关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既要站在思想巨人肩膀上,也要站在时代和学术前沿,增强求真意识,坚持与时代同步。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理论自觉、政治信念、思维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学术魅力与理论素养。

  思政课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复兴伟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稳定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应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在奋斗的荣光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