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教育部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殷切希望大学生做“守护者”,担使命、保安康,“每一个青年应担当一份使命,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

  近日,武汉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郭自我进行“硬核”隔离一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在疫情刚露出苗头、各界尚未全面反应做好准备的初期,因寒假返回河北老家的小郭就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在家不幸被确诊后又积极配合治疗,痊愈后再次严格做好自我隔离……最终他累计隔离38天,其间未感染一人,在防疫这个特殊的考场得了高分。

  小郭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他返回老家时,武汉还没封城,人们对病毒危险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出于对他人健康的考虑,他戴了3层口罩和手套,而且一路上他都没有摘下口罩和手套,也没和任何人交谈。到了老家,他及时向社区说明情况。此前,从来没人告诉他应该这样做,他完全是凭着自我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科学素养采取了上述行动。

  今年2月初,教育部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殷切希望大学生做“守护者”,担使命、保安康,“每一个青年应担当一份使命,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小郭的行为,是对这段话的生动实践。他的责任担当,不是靠一时的激情,而是凭借对科学的信仰、对事实的尊重。当在武汉的同学被确诊,作为密切接触者的他得知病毒在潜伏期也有可能传染给他人,立刻向有关部门报备;治愈后,得知专家提出出院后再隔离14天才稳妥,他立刻搬进车库实施隔离……这种把个人情绪放在一边,完全按科学规律雷厉风行办事的态度,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人们应该还记得,疫情刚暴发时,一些上了岁数的群众,面对病毒的威胁,曾一度固执地不愿戴上口罩;而不少年轻人却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早早就把口罩戴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护措施。从这个角度说,一旦认清事实便迅速采取恰当行动的新生代们,体现了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在提升大众科学素养上的成绩。

  不仅如此,在疫情防控的广泛战线上,不少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口罩生产、站点检查、测量体温、派发防疫宣传单、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补给……而在网络的舆论场上,他们也是破除各类谣言的主力军。近年来,面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命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国各地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群体的突出表现,正是高教改革成果的显现。尽管他们绝大多数人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些小事中,公众看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与他们做的事情本身相比,这是更让公众感到欣慰和称道之处。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