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基本质量监测制度,是与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相配套的一项非常关键、非常基本的制度。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必要对义务教育质量提出底线性要求,并进行监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错误评价导向。其中,“唯分数、唯升学”是基础教育最为深远的痼疾,是应试教育至今大行其道的根源。当前,学生竞赛考试与校外辅导白热化、家长陷入攀比旋涡不可自拔、中小学功利主义教育倾向等,均为不科学评价导向的恶果。它使基础教育偏离了自身的价值定位,恶化了教育生态,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再次亮剑,是我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将取消中考、高考考试大纲,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权和学校育人目标的回归,就是一种扭转基础教育阶段“唯分数、唯升学”不科学评价导向的努力。

  然而,以中考、高考改革倒逼中小学破除“唯分数、唯升学”评价导向,终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中考、高考之外,还需建立一个基于基础教育目标的、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起到指挥棒作用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地方政府教育资源分配等政策配套,引导基础教育回归初心。该体系的目的是监测、评价课程标准实施和学生发展情况,而不是用于升学选拔,除为政府提供监测基本教育质量服务外,更多是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提供诊断。在这个体系中,要倡导教育自然学习生态下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保持对学生的低利害性、低竞争性,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提供全面、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方向引领。

  目前,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落实以下三个方面制度的建设。

  加快建立全国义务教育基本质量监测制度

  义务教育基本质量监测制度,是与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相配套的一项非常关键、非常基本的制度。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必要对义务教育质量提出底线性要求,并进行监测。

  一方面,当前不同地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差别较大,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和城市中的薄弱学校需要有一个底线性的教学质量约束,如主要学科的及格率等;政府对优质学校、热点学校也需要强调基本质量要求,避免在分数上无休止地抬高竞争门槛,裹挟整个教育生态。

  另一方面,从学生个体发展层面,义务教育也需要有一个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质量指标。目前很多以丰富优质课程、升学重点率和名校率为标志的所谓优质学校、热点学校,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等反而更高,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全面发展所要求的基本质量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的首要职责是满足政府对基本质量的底线要求,政府的职责是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质量,在底线之上,学校在办学特色上百花齐放。目前,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已经在全国实施,但监测机构体系还不健全,监测范围还没有做到全国县域全覆盖,还没有建立义务教育基本质量常模参照标准,监测结果也未与教育督导、政府教育绩效评价挂钩,无法成为调节政府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力杠杆。因此,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全国义务教育基本质量常模标准,鼓励省级建立自己的常模标准,健全监测机构,把义务教育基本质量达标情况作为教育督导和地方政府教育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

  加快建立学生发展跟踪诊断制度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要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还要通过简单而有效的评价手段跟踪诊断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情况,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提供指导,这是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生态。

  目前,有的地方教育评价方案层出不穷,但其核心还是为学业成绩服务,不但不能真正体现对综合素养培养的引领作用,反而使中小学生陷入更为严重的“应评”泥潭,强化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当下实行的中小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在一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地,已经实施的学校也因为教师实施科学评价能力不足、评价记录目的不明确等原因流于形式,对改进教学起到作用的并不多。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既没有对升学起到足够的参考作用,也没有对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流于形式,加重师生负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建立学生成长发展跟踪评价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评价基本内容是适龄儿童在综合素养、关键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实施评价的主体是以班主任为首的科任教师团队,评价结果仅作为为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而提供的依据或作为与家长沟通的参考,对学生本人保密,评价结果不与升学直接挂钩,以体现低利害性和低竞争性。学生发展评价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应当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由此,在国家层面制定推进中小学生发展跟踪诊断的政策十分必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计编写中小学生发展诊断手册,从班主任开始开展培训,把真正健康绿色的评价用到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追求考试成绩的导向。

  加快建立学校发展诊断评价制度

  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大、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造成升学竞争激烈、“唯分数、唯升学”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改善基层教育生态,一个当务之急是重塑“好学校”的标准,并解决怎样成为“好学校”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为核心参照的学校评价制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破除简单以“重本率”“名校率”评价学校的旧思维,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放弃生源大战、退出“掐尖”竞争,安安静静做教育,对每个学生负责;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名校”战略的牵引,合理配置资源,平等对待每所学校;引导公众理性预期、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择校热”。学校发展评价需要强调发展性评价的思维和方法,考虑学校发展起点、生源条件,考查学校发展进步情况。最为重要的,是调整教育资源投入导向,对于办学条件一般但成效显著、进步明显的学校予以倾斜,而不再是倾力打造少数所谓的“名校”,淡化学校实质上的分层,让优秀的学生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每所学校。

  其次,要建立学校发展诊断制度。一直以来,地方在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上的主要思路,是在“优质资源”上做文章,如名校带弱校、“集团化”办学等,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学校分层问题。另一个可以选择的思路是着眼于薄弱学校,在对相对薄弱学校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帮助其制定发展规划,配好领导班子,予以资源和政策倾斜。此外,建立起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面向市场购买第三方诊断服务制度,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之一。

  目前,教育部已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思路,并建立了改革实验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还不足以平衡现实中“重本率”“名校率”评价导向,也还没有发挥推动区域校际均衡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文件基础上,明确区分“学校发展评价”与“学校发展诊断”两种功能不同、目的不同的评价,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评价实施主体、组织方式、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建立跟踪研究和经验推广机制,明确全国统一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除了建立国家认可的义务教育基本质量监测、学校办学发展评价和诊断、学生发展跟踪诊断制度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还要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评价、评估、检查,以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负担,避免学校借评价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避免地方政府借评价过度干预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自主权,以净化教育生态,让学校回归从容安宁。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