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设交通强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课题。201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制定的。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

  建设交通强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课题。201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制定的。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赋予交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实现交通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建设交通强国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资源、产业分布极不均衡,“春运”、“北煤南运”等大跨度、高强度的运输世所罕见。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建设一个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交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国土空间开发、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等提供了战略支撑。敦(煌)格(尔木)铁路是青藏铁路与兰新铁路之间的重要连接线,与兰青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串联成我国西北地区首条环形闭合铁路交通网。铁路全长616.79公里,自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完成多个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已于2019年12月正式通车。图为敦格铁路上穿越戈壁沙漠的沙山沟特大桥。交通运输部供图马晓伟/摄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非常落后,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一半处于瘫痪状态;公路约8.08万公里,大部分是土路;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那一代交通人,着力恢复交通运输生产,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一批标志性交通工程,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有力地支撑了中华民族“站起来”。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曾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是常态,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瓶颈制约。那一代交通人,着力破除瓶颈制约,使交通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了“够不够”的问题,有效地支撑了中华民族“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交通的需求从“够不够”转向“好不好”,解决交通“大而不强”的问题迫在眉睫。我们这代交通人的使命,就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奋进世界交通强国,为中华民族“强起来”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因应“强起来”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系统谋划,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论述,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战略上,强调建设交通强国;发展定位上,强调当好“先行官”;发展目的上,强调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发展主线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要求上,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目标上,强调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动力上,强调弘扬“两路”精神;发展保证上,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等。这些重要论述聚焦实践问题,明确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任务和路线图,形成了一个科学的战略思想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的理论来自成功的实践,又指引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交通系统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大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9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全国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前10的港口中,中国占7席;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238个,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的通航机场39个;邮政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直通邮,我国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特别是,“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一批国产交通工具和交通装备不断涌现,标注了“中国制造”新高度;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网约车、共享单车、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新时代我国交通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上指出的,大兴国际机场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往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靖安哨村的“68道拐”,海拔高差超过500米,全长不到7公里却有68个弯道,平均100米左右就有一个弯,最短的弯道直线距离不超过50米。从空中俯瞰,宛如巨龙般盘旋在绵延山峦之间。宜良县委宣传部供图 刘波/摄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为标志,我国建设交通强国迈出了新步伐。《纲要》强调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走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勇担时代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实现。

  二、守初心担使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交通人始终不渝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关键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供给从“够不够”到“好不好”的转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总书记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民生情怀。“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惠及人口多,直接服务6亿多农民群众,间接服务更多城乡群众;覆盖国土面积广,2019年底我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这是一个历史性成就;建设规模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投入车购税资金5928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662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89.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修的是路,改变的是农村面貌,联系的是党心民心,巩固的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进入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节奏加快,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要求,出行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货运需求呈现小批量、高价值、分散性、快速化特征。以铁路客运为例,其发展面貌的今昔巨变,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要坐轮渡过长江,人车分渡,整个旅程要40多个小时;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约需24小时;2006年京沪铁路升级为电气化铁路,时间缩短到10小时内;“和谐号”动车组开通后,时间缩短到5个半小时;如今的“复兴号”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350公里,只需要4个多小时。速度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变化,也映射了人民需求的变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必须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补上交通运输业发展短板;必须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评判标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品质和经济性。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