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全国、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此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2月21日,20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全国、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此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省主会场设...
2月21日,20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全国、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此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
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
2月21日,20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全国、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此次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省主会场设在省直机关综合办公楼,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和各省属高校分别设分会场。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回顾了2019年河南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2020年全省教育重点工作,同时对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教育厅机关各处室、驻厅纪检组主要负责同志,驻郑厅直属单位(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省辖市教育局班子成员,省直管县(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各地市所属高校书记和校(院)长,驻地民办高校书记和校(院)长等,以及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2019年是河南教育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省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做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部署。我省教育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一,对全国教育现代化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我省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开局之年,这些都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2019年河南教育“成绩单”发布:发展态势良好、亮点纷呈
教育投入:全年教育支出增速高于全省GDP和财政收入增速
在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均实现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1817.8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GDP和财政收入增速。
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引领和财政杠杆撬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助学兴教。
基础教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08所,大班额持续“消肿”
扎实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08所,新增学位14.3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5.45%、91.61%,超大班额和大班额比例持续下降,新增20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新建、改扩建9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认真做好特殊群体儿童就学工作,治理取缔校外非法培训机构4904所。
职业教育:一所职业院校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行列
着力推动重大政策落地,出台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6所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9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跨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行列,我省被批准试点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高职单招平稳有序,扩招任务超额完成。
高等教育:启动实施特色骨干大学和学科建设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各新增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10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启动实施特色骨干大学和学科建设。高校获批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1032项,占全省95%以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62%,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教育改革:实行职称自主评聘、启动员额制试点
坚持支持和规范并举,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103所高校实行职称自主评聘,10所高校启动了员额制试点。启动职业教育“1+X”证书试点,全国首家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落户河南。扎实开展对刚果(布)教育援助,全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正式招生。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境外办学机构3所,海外孔子学院(课堂)2所。来豫留学生规模达到7761人,河南教育影响力持续增强。
做好高校招生就业工作,本专科录取率达85.55%,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贫困地区考生10458人,再创历史新高。
教师队伍:着力解决编制、职称、工资、待遇、住房保障等问题
下大力气解决教师编制、职称、工资、待遇、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调整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等“一补两贴”政策,农村教师年平均工资增长1万元左右,其中村教学点增长1.5万元左右;启动农村教师住房和周转宿舍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开通绿色通道。以李芳为原型的音画剧诗《星空》赴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演出,在全国树起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河南品牌。我们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二、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蓝图绘出,将干这些大事
学前和义务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年底前消除超大班
2020年,我省继续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园建设和无证园治理,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保教水平。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统筹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努力化解城镇学校大班额,确保年底前消除超大班。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县开展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和课后延时免费托管,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高等教育:做好新增学位授权审核,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
2020年,我省将通过新设高等院校、兴办产业学院及引进国内外名校来豫办学等多种方式,持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2020年,我省将加快组织实施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推动一批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等一流本科建设项目,加快新农科、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打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全力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做好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确保增列一批新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继续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河南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优化教育区域布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先在沿黄区域布局一批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在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双万计划”等工作中,重点向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倾斜。
提升科研支撑能力。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推进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2020年,我省将组建河南省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高职扩招行动,确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
特殊教育:不断扩大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机会,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
继续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探索建立适龄残疾儿童就学情况回访和监测制度,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方式。不断扩大残疾人群体接受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
招生改革:推进全省中招艺术考试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2020年,我省将继续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加强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研究论证,着力增强科学性、可行性。扎实做好高职单招和扩招提质工作。制定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实施办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推进全省中招艺术考试试点工作。
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省属高等院校员额制管理试点
2020年,我省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管服务。修改完善中小学职称评审条件。规范教育行政审批,提供优质便民服务。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推进河南大学等10所省属高等院校员额制管理试点工作。
教师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完成新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8000套
督促各地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要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完成新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8000套,指导督促各地开展农村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教师生活补助、地方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等政策落实。
经费保障: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师范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加强动态监测,建立约谈制度,确保实现 “两个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增不减。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师范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确保高职扩招后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完成高等学校学费标准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