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在今年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令。
脱贫进入攻坚期,战鼓声声催人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曾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离我们如此之近,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画上句号。“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重大任务。过去一年,教育系统迎难而上,将人才、科研、文化优势转化为脱贫“利器”,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提升教育脱贫能力,集聚教育脱贫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冲刺阶段,书写了新的篇章。
(一)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
“村里有了小学后更有活泛气儿,孩子们也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了。”初冬时节,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太行深山的寒风乍起,但也挡不住村民心中的喜悦。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神经末梢”。办好这两类学校,不仅在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权中发挥了兜底教育公平的作用,也是打通“义务教育有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必然要求。
从改善硬件条件入手,今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将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三大重点工作任务。
科学合理布局学校,稳妥处理撤并问题,才能让农村生源“留得住”。《意见》提出,“两类学校”须达到所在省份基本办学标准,对于规划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要保障基本教育教学需要,防止盲目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人为造成学生辍学和生源流失。
抓好控辍保学,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辍学现象。
2019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为打好控辍保学攻坚战保驾护航。
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多部门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是各地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育部确定了374个控辍保学重点监测县,一县一案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教育部门还在学籍系统与公安部人口信息库、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库比对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一套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经费分配上,实现了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向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残疾学生,向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专业为主的院校倾斜,更有效地发挥各类资助政策导向作用,达到精准施策、精准资助的目的。
“有学上”的幸福感还未走远,“上好学”的期盼接踵而至。在满足“有学上”“能上学”的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全面发展,无疑将成为教育扶贫新的发力点。
(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强职业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创造了条件。
几年前,维吾尔族女孩阿依先古丽乘坐四天三夜的火车从家乡新疆昌吉来到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从此爱上了服装设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拿下个人一等奖。此后,她留在上海任教,进修本科、研究生,再到自主创业,实现了人生“三级跳”。
“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因其实用性强、与就业联系紧密等特点,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扶贫方式。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提出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
在《意见》谋划的路径图里,到2020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能力显著增强。
“充分发挥职教扶贫重要作用,着力点在于畅通贫困地区生源学生就读中职、高职的升学和就业渠道,实现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为本地区人才培养服务,进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说。
作为职教扶贫重点项目之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贫困家庭子女畅通纵向流动通道,从而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计划实施3年来,已分省签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落实协议104份,参与院校800余所。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招生倾斜力度,中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达到31.4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近5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7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年均增长19.06%。
如何确保学生“进得去、上得起、学得好、有出路”,不少职业院校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跟踪学习情况,确保其掌握一技之长进而实现顺利就业。
“在扶贫方面,职业教育承担着短期和长期双重任务,面向未来面临着质量提升和能力提升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等多位专家指出,一些贫困地区在观念上还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还需要继续提高自身质量和吸引力,以便更好地发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三)
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
占地60亩、年出栏生猪1万头、年利润250万—300万元、带领7个贫困村的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迅速脱贫出列……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帮扶援建下,位于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的这个智能化养猪场,如今已经成了带动塔山村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拥有独特优势。自2012年44所直属高校纳入国家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以来,各直属高校把自身特色优势与定点扶贫县发展短板相结合,把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传播到贫困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成为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部投入扶贫工作,20个县实现脱贫摘帽。这是今年直属高校定点扶贫交出的成绩单。
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力量的通知》,新增19所高校采取“1+1”模式,由1所已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与1所尚未承担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共同定点扶贫一个贫困县,并增加江南大学助力其他中央单位完成定点扶贫任务。
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强化工作指导,明确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扶贫不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完成任务就结束了,而是要树立长期的对口支援理念。对高校来说,要在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做一篇大文章。”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认为,高校应该立足当地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实施精准扶贫,将既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实施有效转化,促进帮扶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一项项技术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一项项产业成为贫困地区致富的“造血干细胞”……随着教育脱贫攻坚的深入,更加需要人才添智助力,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力量。加大高校扶贫人才智力贡献度,找准“痛点”,做大做强做优贫困地区产业,才能彻底解决贫困人群的持续增收问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年终岁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为2020年以后我国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和任务。曙光在前,重任在肩。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推动从“脱贫摘帽”到“防贫防返贫”的战略转移,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将带着新的使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