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在阅读、数学、科学全部三项测试科目中均拿到全球第一。

  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在阅读、数学、科学全部三项测试科目中均拿到全球第一。

  成绩令人欣喜,但专家也指出,应清醒认识到这四省市代表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较高水平地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上不平衡。”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表示,PISA数据也显示,我国教育公平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尚待进一步突破。

  基础素养达标率全球第一,教育均衡度有待提高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发起的对基础教育进行跨国家(地区)、跨文化的评价项目,每3年举办一轮,主要是对15岁在校生的科学、数学、阅读素养等核心素养进行测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PISA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质量监测项目。

  这次,教育部组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整体参加PISA2018。结果显示,在基本素养达标率方面,我国四省市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的能力表现达到基础水平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4.8%、97.6%和97.9%,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均排名第一;在综合素养高水平学生总数方面,PISA将3个领域素养表现均达到高水平的学生定义为全面发展的学生,我国四省市全面发展学生占参测国家(地区)全面发展学生的比例为25.2%,同样排名第一。

  辛涛指出,学生表现优异,与近年来我国坚持“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密不可分;基础素养达标率全球第一,也说明我国基础教育能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能力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但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交出了完美答卷吗?

  尽管参测的是我国教育较为发达地区,但仍能看出,我国教育公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PISA用“校际差异比”这一指标衡量校际均衡发展状况。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素养的校际差异占比为42%,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居于17位。

  乡镇师资短缺情况严重。我国四省市师资短缺指数为0.75,其中,乡镇学校为0.98(指数为1是非常短缺)。城乡教师教学技能差异大。我国四省市城乡教师在“运用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策略”与“教学热忱”方面差异较大,部分乡镇学校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存在“不善教”和“不乐教”的情况。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发展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基础教育。”辛涛说。

  排名之外,还有更多东西值得深挖

  比较是PISA测试的重要特点,在比较视角下,不可避免地就有了“排名”。但不能只把PISA看成排名,每次放榜后看个热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说,仅通过成绩和排名很难反映教育系统的“全貌”,更难以揭示和解释成绩背后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关注PISA测试更深层次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钟秉林说,在对PISA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时,不能只关注分数和排名,而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学生发展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同时考虑教育的背景性、投入性与过程性要素等关键因素,逐步摆脱单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评价导向。

  钟秉林认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审慎运用排名,引导媒体和公众分析排名背后的证据,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基础教育的成就与不足;也要提高包括科研机构、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数据使用素养,科学、客观地使用PISA数据,避免PISA结果的“误用”“滥用”现象。此外,也要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采纳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推动基于证据的决策。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指出,PISA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国际化背景下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帮助我国在国际比较中了解教育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我们应当加强对PISA数据的挖掘,对当前基础教育中影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破解这些教育问题提供可能方案。”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