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种角度看,高校打开大门,广纳英才,邀请各行各业专家走上大学讲台,应该成为一种趋势和风尚。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宿管阿姨不久前受到学校邀请,担任学校写作公开课的老师。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宿管阿姨汤杏芳常年坚持写作,2018年加入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曾6年写6部小说,共计200多万字。
宿管阿姨“跨界”教写作,看似很突兀,有炒作之嫌,细看之后会发现确实有道理。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此举是一种多赢,且颇有意义。一方面,学校帮助汤杏芳圆了多年的教师梦,算是成人之美;另一方面,汤杏芳在写作方面的确有建树,如专家所言的“第一次读她的小说时,我以为是一位专业作家写的,文字凝练,不拖泥带水”。都说写作无定法,大学生提升写作素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请专家教授指点迷津,也可以向知名作家学习。相对而言,作家从切身体验出发,手把手教学,效果更明显,学生收获更大。
而且,宿管阿姨登上大学讲台讲写作,本身就是一门生动的德育课。德育与写作一样,绝不是高高在上的无病呻吟或全凭自己虚空想象,而是要源于生活,扎根大地,在丰富的社会现实中吸取素材。如果说好的写作是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在读者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留下美好,那么好的德育也一定是充分彰显优秀人物的学识才干、人格魅力,使学生不知不觉间被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所吸引,从其身上感悟更多为人处世,尤其是做学问干事业的道理,最终让自己的学识眼界、道德品质等得到提高,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有质的提升。
从这种角度看,高校打开大门,广纳英才,邀请各行各业专家走上大学讲台,应该成为一种趋势和风尚。《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要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让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特别是大学生身边有真才实干的榜样走进教室,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推进高校营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互联网时代,学习不再是封闭的,德育可以有多种形式,高校理应在教学上不拘一格,进行多种探索。社会舆论也应该少一些偏见,如宿管阿姨不能上讲台,学校保安只能看大门,转而多鼓励、呼吁有真才实学、品德高尚的人走进高校,走上讲台,为大学生做专业成长的示范、做为学为人的引导、做人生发展的榜样,这样能让大学更有胸襟、有情怀,也能让更多学子在榜样诸多优秀品质的影响之下积极进取,收获丰富而美好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