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未成年人施害案,均因未达到法定年龄而被免予刑事处罚,在考验人们情感底线的同时,不禁要问,年龄底线真的可以包庇罪恶吗?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未成年人施害案,均因未达到法定年龄而被免予刑事处罚,在考验人们情感底线的同时,不禁要问,年龄底线真的可以包庇罪恶吗?

  反社会型人格对社会的危害性

  有些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发生后,其前后的种种表现,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不禁猜测他是否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虽然不建议对未成年人进行人格定性,但将他的所作所为,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进行对比,你会发现惊人而可怕的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北京大学出版社《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显示,反社会型人格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常常始于15岁,基本表现为: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冲动性或事先不做计划;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地斗殴或攻击;行为鲁莽,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发生了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没有办法通过道德对其进行教化,也就是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对他们完全不适用。因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没有同理心,无法跟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无视他人的需求,随心所欲地逃避责任和掩盖事实,还时常教唆或欺负他人。在生活中追逐目标失败后会转而对目标进行诋毁,甚至破坏、毁灭,来达到真正的占有目的。攻击是他们最擅长的工具。所以,这也正是大众所担心的,仅凭收容教养能改变他的性格吗?出来之后再去伤害其他人怎么办?

  父母的关爱有助于从小形成良好的品格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只是诊断标准,不是父母推卸责任的工具。我们不能在孩子犯错后,寄希望于交给司法部门去处置。必须防患于未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亲力亲为责无旁贷。

  通常,家庭环境越是混乱,养育者越是缺乏能力或管教不当,青少年便越是无法无天,无视冲动的后果。从社会学理论的观点来看,自命不凡的特质源自成长过程中缺乏恒定的约束。而在他们的童年经历中,经常有个软弱、抑郁的母亲和暴躁、残酷的父亲,这样的家庭,充满了动荡,分离和丧失,很难有恒定一致的爱怜和保护。

  亲子教育,不是单纯地溺爱和纵容,也不是一味地批评和训斥,而是理解和陪伴: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回应你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缓慢而有效的互动中,孩子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父母也应把握好“爱的程度”,而“度”就是规则、是界限。明智的父母会制定一些规则,设定界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连想都不能想,让孩子知道不能为所欲为。

  心理学认为,依恋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父母和孩子拥有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规范的习得。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什么时候,父母能把重心不仅仅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尝试着去关心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困惑时,也许这样的悲剧才会减少,甚至不会发生。

  (本文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