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80余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确立了以“发挥优势、广泛动员、科技支撑、产业带动、靶向施策”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大学推广模式、“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国家和陕西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等平台的作用。在全国15个省(区)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了28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46个示范基地和100余个品种示范园,全面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内定点包抓县扶贫任务,培训农业农村干部、农技骨干、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等各类人员36万余名,在陕西省内实现了56个贫困县全覆盖,有效开展科技帮扶,实现产业脱贫。仅2018年,学校累计推广农林牧新品种、新技术1200余项,培训指导基层农技骨干和农民94000多人次,示范推广面积88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9.2亿元。扶贫工作涉及到全国320多个县,受益农户超过2000万户。 300余名专家教授重点扶持指导了贫困户4070户,787户实现了脱贫。

  在定点扶贫县,我们按照为定点扶贫创模式,为产业扶贫闯路径的思路,组建实施了“三团一队”智力帮扶新模式。19个学院党委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实施“五个一工程”(一个学院、组建一支专家团队、对接一个乡镇、帮扶一个产业、带动一批贫困户),为整县域精准脱贫提供全方位组织保障。168名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按照“1+10+10+N”工作模式(建1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组建10支科技帮扶团队、实施10项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出台N项具体帮扶措施),开辟了“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新路径。7批次101名在校优秀博、硕士研究生组建“研究生助力团”,在定点、包抓县基层单位顶岗副职领导,每半年轮换一批;按照“六个一”要求做好管理与考核(“六个一”,即每人包联1个贫困户,每半个月开1次工作例会,每个月走访1遍所辖农业园区,每个月举办1次主题活动,每个任期形成1篇调研报告,每人指导管理1块示范田)。成功搭建校地联络桥梁纽带,有效解决以往扶贫工作“精准性不高”的问题。合阳县从农业、教育、卫计等部门遴选出148名政治素质高、文化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本土人才,组建“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与“三团”有效对接,成为适合时代需要、立足本土做贡献的“永久牌”人才。

  2018年以来,学校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在定点扶贫合阳县引进大樱桃、红薯、葡萄、苹果、猪、羊等动植物新品种120余个,2300人次赴合阳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培训基层干部365名,培训贫困人口和专业技术人员12000余人次,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000余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000万元以上,引进企业资金8800万元,直接带动定点扶贫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00户,带动贫困人口10000余人;以10个省级园区为核心,带动合阳县4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产业示范基地10000多亩,在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初步形成了“112233”的优势农业产业布局(集中连片1万亩樱桃,2万亩红薯,10万亩红提葡萄,20万亩苹果,30万亩花椒,30万头生猪)。

  “三团一队”充分发挥了高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使定点扶贫工作由原来的点上做亮延伸到面上做好,开创了整县域推动扶贫工作的新局面。合阳县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13.2%下降至2018年的1.41%,2019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18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等次为“好”;被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三团一队”人才扶贫新路径获2018年“陕西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关于对陕西省2019年脱贫攻坚巡查情况的反馈意见》中将“三团一队”扶贫模式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我校扶贫工作在“2019年都江堰国际论坛”做大会交流;“三团一队”扶贫模式被推选为“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紧跟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主战场提供“西农智慧”、贡献“西农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