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各地又陆续进入了“中考时间”。“中考升学率低”“读不了高中就废了”,眼下,一些谣传的数据加上危言耸听的措辞,弥漫在朋友圈里,为考生和家长徒增了不少烦恼。

  王铎 绘

  高考过后,各地又陆续进入了“中考时间”。“中考升学率低”“读不了高中就废了”,眼下,一些谣传的数据加上危言耸听的措辞,弥漫在朋友圈里,为考生和家长徒增了不少烦恼。但事实上,这些疯传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根本经不起深入推敲,不过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制造贩卖的焦虑罢了。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进了高中的大门,那也就意味着一只脚差不多已经迈入大学门槛了。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绝大部分地区的总录取率都已经达到了80%以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预计2019年,毛入学率将超过50%。对比中考情况来看,各地的普通高中的录取率绝大部分在50%左右。“进了高中就能上大学”理论上是成立的,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为更多人提供了进入大学的机会,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社会化的发展,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需要正视,高录取率的背后,则是名校竞争的更加激烈,获取这一部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

  比起小学、高中阶段,初中三年承上启下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制造“中考比高考难”这样的伪命题,让校外培训更火热,才是始作俑者的主要目的。日前,成都不少考生家长的朋友圈疯传着这样的文字:“12.08万学生参加中考,计划普通高中招生4.3015万!4.3015万以外的意味着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四七九中计划招生3100人,这个升学率意味着什么……”尽管成都教育部门第一时间讲道理、摆事实做出回应,但谣传的数据威力依旧。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资深人士也给出了详尽的解读,那就是校外培训机构往往用整个高考的升学率,来和中考的部分升学率做对比,用偷换概念让考生和家长们陷入“中考比高考难”的泥淖,再适时推出“考前冲刺课”“志愿填报指南”等消费产品,让消费者买单。

  制造贩卖焦虑的校外培训机构,吃相有些难看,但考生和家长也更应该树立正确学业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也就是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长期维持在5∶5左右均衡状态。

  高考没考好可以复读,中考只有一次不假,但“宁要普高一根草,不要中职一株苗”的偏见要不得,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普通高中和中职都应该是个人的升学之路、求学之路、成才之路。更何况,目前从读中职上大学的通道,也已经打通,中职生也可以通过参加高职招考,来考取本科或者是大专文凭。

  中考“降温”方能缓解考生和家长的升学焦虑,缓解社会的焦虑,而这也给教育部门提出了要求。除了对一些传播虚假升学信息的涉事校外培训机构加大惩戒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外,还需要建立一些长效机制。比如,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经济支撑、办学条件、生源和入学机会等因素综合入手,加强文化教学、学生管理、学校管理,建立和融通部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等等,进一步消除考生和家长们根深蒂固的“重普轻职”观念,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