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 "爱眼日 ",今年的爱眼日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自去年8月以来,对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教育部已与22个省份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各地各相关部门纷纷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仍较为严重。今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岁儿童的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高达71.6%,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

  在持续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很多人对近视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以至于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阻碍。

  误区一:

  “能看清就没问题”

  一所小学的校医对记者讲了一件事。连续几次视力测查,都发现一名学生的视力一直是不良(5.0以下),校医多次提醒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需要,就给孩子配眼镜。但校医发现,家长每次都没太当回事,更没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检查。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校医十分无奈。

  其实,无论是校医还是医院的专业医生,都发现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视力问题时的“倔强”。这名校医告诉记者,家长拿到孩子的视力检测结果显示为“不良”后,有些会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但有些家长只是随口问问孩子是否能看清黑板。如果孩子说能看清,家长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表示,如果遇到黑板或电子白板上稍小一些的字,孩子就会眯着眼使劲看,这就是他在动用眼睛的调节功能。青少年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一使劲可能就看清了。但持续眯眼,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加剧近视的发展。

  误区二:

  “戴眼镜没好处”

  记者在一所小学采访时发现,随机走进一个三年级的班级,根据学校提供的视力检测结果,这个班35名学生中,有17名学生视力不良,甚至有学生视力低到了4.2。然而,记者发现,他们当中配戴眼镜的人并不多。校长无奈地告诉记者,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尽管近视了,但家长并没有给孩子配戴眼镜,他们认为戴眼镜会让孩子眼睛变形,而且近视也会加剧。

  对此,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视力防控工程专家苏振宇告诉记者,近视本身是不可逆的。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度数可能每年上升100度左右,但如果不配戴眼镜,每年可能就会增长150—200度。他建议,一般孩子如果近视达到100度,就需要给孩子配戴眼镜。

  误区三:

  “近视了戴眼镜或做手术就行”

  与众多校医交谈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家长还存在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孩子近视不是大问题,大不了戴副眼镜,等过了18岁,做近视手术就可以解决了。

  “因为他们不了解高度近视的危害。”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主任杨莉华一针见血地说。她指出,轻度近视,配戴眼镜就可以,不会太影响正常生活。可一旦近视度数过高,就容易带来一些病理性的改变,如裂孔、视网膜脱落,甚至可能会致盲,这不是配戴眼镜就能够解决的。而且,做手术也只是不用戴眼镜了,但并没有改变眼轴的长度和眼球内部的结构,也就是说,并没有把近视消除。因此,杨莉华提出,家长千万不能“小瞧”近视,尤其不能任由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误区四:

  “视力检测正常,就不会出现近视”

  在武汉市硚口区一所幼儿园,记者从园长那里得到了自认为非常“漂亮”的数据:整个幼儿园270多名幼儿,仅有7名视力不良。“这说明不了什么。”当记者把这一数据告诉杨莉华时,她冷静地说,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还小,视力检测不良率低,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近视。看他们后续的视力发展情况,更应该看他们的远视储备。如果远视储备不足,即便幼儿园阶段视力正常,但随着用眼量增加,他的近视化进程也会加快,这样到了小学阶段,仍然很容易出现近视。

  李莉也提出,视力检测并不能作为诊断近视的标准。如果视力检测结果显示视力低下,那么孩子可能是近视,也可能是远视,还可能是散光,或者视力发育低下。而且,视力检测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误差。比如视力检测时,如果孩子眯着眼睛看,或者检测人员操作的快慢等,都会影响结果。所以视力检测的结果如果出现不良,就应该给家长提个醒,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真正的近视检测,是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才能确定的。

  误区五:

  “按摩仪可以治疗近视”

  随着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的不断攀升,防控近视甚至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很快嗅到了商机,于是针对近视防控的各种按摩或理疗仪器迅速遍地开花。一些商家甚至利用大众对近视问题的无知,进行各种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能。比如有些产品在宣传语中就明目张胆宣传产品是“近视克星”或者能“恢复视力”。

  对此,李莉提出,按摩(比如眼保健操)能够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但并不能改善近视。有些家长带孩子到按摩店按摩后,当时发现视力的确变好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视觉兴奋。一旦离开了视觉兴奋的环境,视力依旧得不到改善。

  误区六:

  “在家养绿植就不会近视”

  今年上高二的童童,五年级上学期查出来左眼近视50度,右眼75度,下学期再查就变成了左眼125度,右眼150度,随后以每年50度的速度增加。这让作为妈妈的孟女士十分担忧:“我们平时很注意他的用眼问题。我在家养了绿色植物,也注意提醒他用眼时间。但还是没有用,他大多数时间都跟学业有关。”眼看童童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孟女士既焦虑又无奈。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孟女士这样眼睁睁看着孩子鼻梁上架起“小眼镜”而无能为力的家长,数不胜数。

  近视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很多家长存在疑问。

  苏振宇认为,不健康用眼和用眼环境的恶化是影响近视形成的重要因素。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城里学生多为车接车送,到处又都是高楼大厦,学生待在户外的时间与空间都明显变少了。再加上电子产品泛滥,学生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一直处于睫状肌调节疲劳状态,这些都增加了青少年近视的风险。”苏振宇说。

  此外,近视与遗传也存在一定关系。“近视眼并不是遗传病,但它的遗传倾向性比较强。比如父母都近视,且度数较高,那么孩子就容易发生近视,或者发生的年龄相对早一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王凯说。对于父母双方都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孩子,王凯建议及早带孩子做眼部健康筛查。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