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实力。国家科技创新动力的强劲,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新时代应有新作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实力。国家科技创新动力的强劲,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新时代应有新作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的工程教育获得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但与此同时,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亟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固有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高出3~5倍。但我国目前的工程教育体系与国家对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当今中国不乏科技能手,却鲜有科技巨匠,“科技研发人员国际竞争力”始终徘徊于国际社会的中游。在体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打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让工科师生更“接地气”;另一方面要尽早将工程人才的教育体系改革提上日程,以适应我国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历史需求。
首先,要探索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校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听、实践锻炼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和应试技能提高,忽视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现象。高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通过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才能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其次,要建立健全新工科育人体系。在教育理念上,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在专业设置上,要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同时面向未来主动布局新工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大数据、 、网络安全等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在体制机制上,要推动开放式办学,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第三,要制定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标准。重视并完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制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促进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此外,还要加大教育总体投入,改革中小学生传统教学观念。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要采用互动式教学,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
工程科技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依靠的中坚力量,工程教育是国家创新的重要引擎。未来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取决于工程科技人才这一创新主体的质量,可以说,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口述;本报记者;郝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