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而科普教育恰恰是教育的基础之一,它以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成为衡量国民综合素质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区域间教育开放、交流与融合创造了条件,也成为当下科普教育发展的新契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而科普教育恰恰是教育的基础之一,它以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成为衡量国民综合素质与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但纵观当下世界,区域间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现状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普惠的鸿沟。

  面对时代命题,中国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合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科普教育尝试以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类展览、流动性科普设施、科普类影视与数字作品为载体的全球化科普教育新模式。这种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新路径,不仅致力于最大程度消弭地域间的科学知识差异,还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动人故事,成为中国向世界贡献的科普教育经验。

  交流互鉴是“一带一路”科普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成为东西方交流融通的重要纽带。而交流互鉴又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增进相互理解,实现教育公平普惠的重要力量。2018年,“中国流动科技馆缅甸国际巡展”在缅甸内比都向公众开放。这是国际科普教育的全新探索,也是依托科普公共服务和科普资源共享促进中缅科技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尝试。依托流动科普设施展开的科普教育,不仅使中国的科普教育扩展了覆盖面,更将科普教育的场所由传统式课堂转变为流动式微型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也由教师的单向传输转换为孩子亲身参与体验的,融“玩中学”“做中学”于一体的科普实践。这一探索很快在柬埔寨落地应用,并将使中国的科普教育惠及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文化交融是“一带一路”科普教育发展的深沉内核。从精美的中国瓷器、丝绸,到精致的波斯花园,优美的希腊雕塑,再到恢宏的罗马建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丰富而绚烂的文明,蕴藏着人类文化与科技的闪光魅力。文化交融是“一带一路”传承至今的宝贵智慧,不论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还是震撼世人的当代中国创造都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组成,都是当代科普教育丰厚的传播资源。2017年,“中国古代科技展”在希腊雅典揭幕,通过天文计时、航海导航、造纸、印刷、纺织机械及传统手工艺等90余件展项向希腊民众展示中国的科技文明,更开设以“畅游中国”“安静的龙井”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讲述来自中国的传统技艺与文化故事。科普教育便以展览为依托,将对科学技术的陈列展示与教育体验活动相结合,全方位传播普及中国璀璨的科技文明与民族智慧。科普教育的内涵得以延展,生动的人文故事成为科学原理与精湛技术的载体,消解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感,增强了科技的亲近感,彰显出科普之“普及”的意义。同年,“古希腊科技与艺术展”在中国展出。展览复原了帕台农神庙建设工地、柏拉图闹钟、埃涅阿斯的液压通讯等53件模型,充分展示了古希腊在科学、技术与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这一透过展览实现的文化交融活动,切实为中国公众开阔了视野,促进了科普教育的全球化,基于文化交融的科普展览式教育不失为秉持“一带一路”理念的科普教育新尝试。

  视听影像是“一带一路”科普教育的动人载体。科普教育的基本点在于激发公众的好奇心,激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能够为所有人带来视听享受与审美奇观的影像作品,正是展开科普教育的最佳形式。站在“一带一路”的宏观视角,与地域性语言所不同的是,视听影像能够跨越地域差异,实现全球共享。科普类影视作品正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科普交流与共享的纽带。由中国制作的球幕影片《天上的宫殿》在墨西哥上映,观众在巨大的穹幕上领略中国“天人合一”的天文学体系,银河中的星子幻化为天河中工笔勾画的游鱼与荷花,星空中的“紫微垣”变换成辉煌的宫殿。由中国制作的《熊猫传奇》系列4D电影、科普动画《丝路漫游记》等,则通过对自然之美与丝路文明之美的艺术表现讲述蕴藏其中的科学知识与鲜活故事。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科普教育不仅关乎中国百姓,更是推动全球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契机下,中国科普教育已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从流动科普设施的交流互鉴,基于科普展览的文化交融,到为世界所共享的科普影视创作,这正成为中国科普教育的“一带一路”方案。

  (作者:潘希鸣,系中国科学技术馆助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