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灵关爱,就会想到亲子陪伴,想到父母的“狠心”。为了挣点钱,抛家弃子远走他乡,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第一观感。
“自从爸妈去深圳后,每次回家我都很感慨,好像一切都失去了秩序。家里空荡荡的,堆满了工具、脏衣服、乱七八糟的书籍……”这是贵州一名留守儿童写的日记。半月谈网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一放假,留守儿童没有了学校老师的管束,父母又远在外地务工无暇照顾,手机便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刷视频、打游戏、网聊占据了留守儿童们绝大部分时间。
记者的采访发现符合社会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现状的普遍认知。据2018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调查,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如烦乱、迷茫、愤怒与自卑,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并非经济困难,而是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造成的心理问题。对儿童来说,刷视频、打游戏、网聊并不是问题本身,但留守儿童最好的“伙伴”背后显示的,却是心灵关爱的严重缺乏。而对留守儿童的关心,需要社会各方面发挥合力,也要注意关爱措施中的标签化问题。
说到心灵关爱,就会想到亲子陪伴,想到父母的“狠心”。为了挣点钱,抛家弃子远走他乡,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第一观感。在网上的评论区里,这类言论很有市场。诚然,亲子陪伴是再好的关爱举措都无法替代的,但在市场经济时代,为家人拼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并无可指责之处。“狠心”批评在外养家的务工者,不仅不公平,也显得有些残酷。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好的办法,本是流入地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务工者能将孩子带在身边,但在这一“最好办法”暂时无法普惠的情况下,留守地必须以更多的精细化服务来综合施策,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源于对父母的误解甚至“怨恨”,这需要社会消除对外出务工的负面解读。呼吁各界达成一个共识,即父母将家庭扛在肩上,为家庭幸福在外打拼,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自力更生精神,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甚至因此让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偏见。笔者曾见到一个人和村里留守儿童开玩笑,说“你爸你妈不要你了”,把孩子弄得大哭。许多网友虽然不会直接对孩子说类似的话,但在网上指责外出务工父母“不负责任”,也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营造一种务工光荣的舆论氛围,让孩子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骄傲,这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比如,学校可在课堂上植入“我为父母骄傲”的教育主题,引导留守儿童正确理解父母的选择,以父母的拼搏奋斗精神为傲。事实证明,一个孩子以父辈为偶像,往往在心理上更加健康,家庭也更为幸福。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关爱留守儿童措施的精细化很重要,但一些措施的实施必须经过严格论证。比如,志愿者“代理家长”的探索会不会反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落差,从而与父母出现更大的心理错位?毕竟“代理家长”不可能代替家长。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群体,没有父母的陪伴虽是主因,但标签化下的心理暗示恐怕也是一大因素。任何关爱举措都不宜标签化,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不利影响,而应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实施。如果只重措施本身而忽略了留守儿童敏感的心理问题,再好的举措恐怕都会留下后患。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