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部2019年教育工作要点提出,要“稳步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

  明年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年,教育系统脱贫攻坚成绩斐然。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部2019年教育 技术的突破,教育手段从传统到信息化再到智能是回避不了的现实。技术催生新业态,改变旧形态,影响着教育的理念和生态,教育方式总体转向智能化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教育的形态,积极推动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智能自适应教育的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跨越教育鸿沟,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差距。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信息化对教育的推动有潜移默化的一面,更有主动作为的一面,在自然发展形态下很有可能加大教育鸿沟,必须认真对待加以规划。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技术的局限性。人与人的交流不可替代,传统的方式依然奏效。社会的变迁首先发生于思想理念的进步变革,知识、信息、人员的流动会加剧这种变迁,也会带来直接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在通过技术扶贫的同时,仍然需要引导各行各业继续支持老少边区的教育发展,需要推动东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对西部地区学校进行对口支援,需要加大重点高校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倾斜。

  做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时代命题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突出,决定性、民生性作用日渐凸显。做好这一时代命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手段,有着天然的民族文化基因。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学校是文化的栖息地,远古时期的教育与礼仪训练密不可分,学校与经典活动相伴而生,教育即教化、教养。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融合于传统文化之中,内化为民族发展精神财富,自身也在发展演进,滋养着华夏文明的发展。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文化的适应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和真理,而且培育文化精神和理想信念。高等教育更是与先进文化相融共生,以科学精神、专业价值引领社会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需要直面解决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建设”是主观追求、“实践”是客观探索,二者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教育必须着眼未来,为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此,需要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传承中华文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形成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为多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教育体系和机制。

  地方高校要特别聚力实现科研与服务的职能融通。我国高等教育马上就要迈入普及化阶段,自身的多样化、与社会的契合性是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是否健康的度量。不同于“双一流”建设大学,面大量广的地方高校受条件制约,难以大规模开展前沿性重大战略研究,但它们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需要错位发展,即充分利用知识和人才优势促进地区繁荣,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把学问做到区域大地上,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技术含量。为此,需要实现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多点对接,加强模式变革,努力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动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活力中心。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