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费用较高,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学宣布,将停止向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支付其出版物的订阅费用。
因费用较高,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学宣布,将停止向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支付其出版物的订阅费用。该校表示,因爱思唯尔拒绝达成协议,双方续签集体合同的谈判破裂,因此加州大学将暂停支付订阅费用,并立即向全世界读者免费提供该校作者发表的所有文章。无独有偶,在我国,知网等学术资源共享平台也因为订阅费高、资源独占、随意涨价等原因饱受诟病。
学术数据库是促进学术资源共享的平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爱思唯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数据库,而知网是我国最大的文献库,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是研究人员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和下载学术资源的网站。
数据库的管理和运营是需要成本的,收取适当的费用理所应当,不能否认其促进学术资源信息化,促进知识资源高效共享的贡献。用户的不满在于——收费太高。爱思唯尔集团在2018年实现了超过10亿欧元的净利润。据媒体统计,知网年收入近1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高达58.83%。师生的学术成果几乎是白给,仅支付给部分作者或者期刊很低的稿费和版权费用,可是研究人员连下载自己的学术论文都要付费。
这些数据库向高校、科研院所收取高额费用,且连年涨价,不仅让高校和科研院所难堪重负,也影响了学术资源的共享、传播和增值。据媒体报道,一份美国化学学刊的年订阅费平均为4773美元,而最便宜的科学通论学刊的年订阅费也有1556美元,一所大学每年通常要支付数十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的学刊订阅费,而且连年涨价。就连哈佛大学也曾表示难以承担越来越贵的学刊费用。
不满还在于价格涨幅过大、过快。高校对于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连年涨价行为,几乎没有议价权。买方和卖方之间,本应是平等地位。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谈何平等?
作为学术文献库,承担着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的功能。也就是说,并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它们是公共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公益性。事实上,一些学术资源共享平台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形成的。一边垄断公共学术资源,一边市场化高收费,连年涨价,获取暴利,显然违背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初衷。
很多学术研究都是在国家财政资助下开展的,学术成果理应开放、共享。降低学术资源传播的门槛,畅通学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之路,就要规范企业收费行为,敦促企业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做好平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高校在涨价面前没有议价权,即便一时弃用,还得再买回来,根本原因还是目前没有多少选择空间。这要求政府加大对公共学术数据库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学术资源信息化水平,并进一步推进学术资源的公益使用、开放共享。
2018年9月,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11个研究资助机构启动了“S计划”,该计划要求所有受资助发表的科研文章到2020年要实现开放获取。而美国加州大学停止向爱思唯尔支付其出版物的订阅费用后,决定向全世界读者免费提供该校作者发表的所有文章。加州大学拥有10个分校,占美国科学出版业论文产出的近10%,是学术“生产大户”,足以对学术资源的开放共享运动产生积极影响,给学术出版企业形成压力。中国高校也可以借鉴加州大学的做法,建设高校之间学术资源的共享平台和机制,进一步整合各自资源,实现学术产品以及相关资源的开放、共享,让知识惠及更广大的人群。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