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大儒赵壹《报皇甫规书》中的“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强调“师范”即“可以师法的模范”;

  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开放状态中融于一体,在深度融合中共享共生,以此加快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培养格局。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简称《计划》)系列文件出台,对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新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师范教育,有学者称之为“新师范”,意指在原有师范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创新。“新师范”之“新”主要有四:

  新内涵: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

  “师范”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大儒赵壹《报皇甫规书》中的“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强调“师范”即“可以师法的模范”;近代,晚清学部大臣张之洞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开学典礼发布训辞“师范教育,是为一切教育发源处”,强调“师资根基在于师范”。现代,“师范”一词仍指“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所以, 我国一直把专门培养教师的活动称之为“师范教育”。

  新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传统称谓逐渐转向“教师教育”新兴术语,内涵得到了深化,外延得到了拓展。传统师范教育专注于教师职前培养,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依赖既有经验培养未来教师,与基础教育的“亲缘关系”限于单向师资供给,这样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力也就不强。新时代的教师教育涵盖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全过程,力求打破传统师范教育的封闭系统与经验循环,强调以更加开放的状态培养未来教师、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与基础教育“亲缘关系”纽带上的同向同行。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培养一体化思路,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新地位:由尴尬境地到中心地位的回归强化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一些中等师范学校在新世纪初逐步成为历史;许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争取更名,以摆脱“师范”的“冷门”。这一局面倒逼中国教师教育体系开始新的思考与变革,全新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启动探索性建设。

  10多年来,随着改革探索的深入,“教师教育地位必须强化、教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为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和《计划》进一步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强调了教师工作、教师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这一功能定位和战略地位,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振兴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导向:由数量规模到素质质量的需求转化

  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并据此确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质量的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要把教师教育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地位。在“教育事业——教师教育——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的循环中,教师教育处于链条中枢,教师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决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教师资源的主要供给端。面向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与人才支撑,必须坚定不移加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整体质量。

  新机制:由单向供给到协同共生的系统优化

  党的十九大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项重要经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是要尽快转变教育系统内外各自为政、线性联系、单向作用的局面,全面构建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深度融合、协同互动的开放机制。教师教育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基础教育系统考虑、谋划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目前来看,推动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开放协同的难点在于组织文化的有机融合。我们要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开放状态中融于一体,在深度融合中共享共生,以此加快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培养格局,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作者系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福建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