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李静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研究,适时提高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和特级教师津贴标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吸进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而教师待遇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关于义务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闵景:把待遇落实作为督查、问责重要内容
倪闵景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地方政府要提高认识,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把待遇的落实作为定期督查和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省级财政保障力度,对财政困难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发放。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修改教师绩效方案,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
据澎湃新闻报道,刘希娅认为,目前教师待遇整体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教师工资激励性不强,难以激发教师积极性……
刘希娅建议,建立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财政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严格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将教师纳入“车补”政策执行人员范围。同时,将经费保障责任重心上移,省级财政负主要责任,县级财政负次要责任。
刘希娅还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修改教师绩效方案,在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按教师人均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拨付到校,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确保最优秀的、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学校层面绩效分配的自主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四中校长李静:建议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班主任津贴
据澎湃新闻报道,李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的政策文件,有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原有津贴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有效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基于此,李静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研究,适时提高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和特级教师津贴标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吸进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关于乡村教师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建议实施乡村教师收入倍增计划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两会上,欧宗荣表示,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最大困境就是教师资源的紧缺。根据统计数据,我国2018年有乡村教师290万,而2015年有330万,几年间减少40万,乡村教师的流失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为此,欧宗荣建议,通过“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职业有荣誉”职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来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具体而言,实施乡村教师收入倍增计划。乡村教师收入不能再是“撒水式”地逐步增长,而要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国家应大幅度增加乡村教育专项财政经费投入,实施乡村教师倍增计划,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构建“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乡村教师待遇偏低,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待遇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要通过制度改革,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统筹,加快实施“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优先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性投入
“教育要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必须要着力解决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庞丽娟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各级政府就是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改善与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战略性支持领域,优先保障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资性投入,以优先满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优先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庞丽娟调研后发现,如果对乡村教师工资性收入每月增加一半,能吸引教师到农村从教;如果能增加一倍,则能稳定教师在乡村长期从教。
关于教育经费保障——
民进中央: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升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
据中国教师报报道,今年两会,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案指出,当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质量低稳定低投入带来的低水平循环,这种师资发展的低水平循环成为学前教育生态体系走上良性健康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和制约因素。
为此,民进中央在上述提案中建议: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第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明确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总量不少于5%。第二,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办园非在编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明确规定接受财政补贴的普惠性民办园,必须将补贴的一定比例用于教师待遇。第三,完善民办园教师工资指导机制,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崔斌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