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为孩子心灵奠定底色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所谓守护孩子的童年,就是让被拨快的成长脚步慢下来,让童年自由而舒展一些,让小学教育回归淡定和从容。
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许多家长让孩子从小便一路奋力追赶,参加各类辅导班,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如何消减或破解家长从孩子入学之初便产生的教育焦虑,让孩子的童年生活和小学教育走上淡定从容的道路,是一个亟待正视的现实问题。
小学阶段是为孩子心灵奠定底色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所谓守护孩子的童年,就是让被拨快的成长脚步慢下来,让童年自由而舒展一些,让小学教育回归淡定和从容。其实,小学教育之所以变得功利、急躁和逼仄,主要原因还是教育观上出了问题,没有按照孩子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来办教育。因此,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小学教育的价值,进行教育观上的扭转,拒绝功利思维和政绩思维。
作为家长,有必要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在育儿理念和能力上进行全面升级。要知道,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教育应该重在激发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充分的引导和鼓励,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孩子在探索中逐步学会专注、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为后续学习知识、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奠定行为基础。抢跑也许超越同龄人一时,但不可能让孩子永远在前。人生的后半程比拼的,不只是学习能力,情商与逆商、安全感和责任感、自洽的心理状态反而才是核心竞争力。
因此,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内的教育者,要在孩子的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如此孩子才会挺起胸膛,自信满满地成长。一个心怀阳光的孩子,能发现世界的美好,能拥有多彩的生命体验,学会爱、学会感恩。自信能让孩子更加全面地认可自己、接纳自我,从小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既定的人生目标。因此,良好教育观熏陶下的孩子更愿意专注于学习和探索,愿意完善自我,勇于突破自我,去追逐理想,实现自身价值。
小学教育阶段固然讲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但更应在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等方面下力气。当知识的学习出现欠缺,往往还有机会集中学习补救,但品格、习惯与意志、心智需要长期培育,早期入手,要充分把握小学教育阶段。因为小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和能力都处于萌芽期,因而,正确的引导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比起各类高分的考试成绩、竞赛的奖状和奖杯,这些对于每个孩子而言,才是最为可贵的财富,可以受用一生,远比考试分数的意义更为深远。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为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引导。当小学教育卸掉不该有的沉重包袱,回归宽松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回归该有的从容与淡定,让孩子有放飞心灵的空间,整个教育生态才能向理想的方向扭转。这要求教育者不必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多关注孩子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发展,通过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坚守正确的教育思维、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更好的指导,为其成长铺路搭桥,拥有更为美好的未来。
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成长路上,每个孩子都会不由自主以家长、老师为榜样,身为教育者,肩负言传身教的责任,要时常检讨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以更好地施教。身为教育者,有义务常常为自己的教育观体检,尊重教育规律和常识,让童年不再只是单一的色彩。
说到底,淡定的小学教育背后是科学的教育观。当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有了守护童年、呵护童心的意识,不让孩子过早承受学业之重,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围绕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孩子才能更有幸福感和成就感,也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