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教育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整体优质均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精品教育水平。关于印发《静安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静教〔2019〕3号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单位:现将《静安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静安区教...

区教育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整体优质均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精品教育水平。

关于印发《静安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静教〔2019〕3号

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单位:

  现将《静安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19年2月22日

附件

静安区教育局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静安围绕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区教育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整体优质均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精品教育水平,向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和更高品质的教育国际化继续迈进。

  一、推进德育综改,深化立德树人工作

  1.以庆祝建国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系列”课程,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传承保护活动”项目,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

  2.继续推进区域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广泛发动基层学校围绕“静安美德少年”开展大讨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育人目标,形成工作合力;邀请各方参与“增进社会共识,深化立德树人”专题座谈会,促进理解与沟通,优化协同育人格局,提升全员育人实效。以学生自主成长行动项目为重点,完善局长、校长德育工作双向述职交流机制。

  3.推动学科德育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地理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汇编静安区中小学学科德育案例集、经验集,召开学科德育现场交流展示会,促进优质经验的区域共享与辐射。

  4.强化学校劳动教育。贯彻教育部、市教委劳动教育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自主教育、社会实践和家务劳动各环节,开展“职业小达人”“劳动小能手”“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开展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征集,积极树立学生身边的劳动榜样。

  5.加强德育专业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市、区、校德育骨干教师三级培养培训机制,抓好德育骨干队伍(市德育实训基地、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区时政工作室)建设。推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筹建区班主任高研班,启动校级班主任工作坊建设,加强学校骨干班主任培养,强化班级微信群管理,进一步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

  6.推进家校合力育人。做好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的区域组织与指导工作。项目化推进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宣传区域家长慕课平台,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理念。

  7.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关于“十三五”期间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骨干团队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推进生涯教育区域整体试点工作,召开生涯教育市级展示。

  8.加强校外教育。深化落实高中生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课程,启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工作,推进区域中小学研学实践。

  二、保持先发优势,积极探索教改前沿领域

  1.深化国家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研究。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启动实践性循证研修班,举行课题中期汇报会。推进教育反思专项行动并进行初步总结。

  2.推进教育学区化集团化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教育集团、学区在多校区资源优质均衡、个性化特色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调研并完善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形成并分享紧密型集团建设方案,委托高校开展部分集团办学绩效评估。

  3.深入实施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组织初中开展针对《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实施办法》的学习和研究,启动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深化小学阶段绿色指标区本化实践,开展活力评价研究,尝试研制《学校绿色管理手册》。深化学前教育“活力开端”评价改革,完成新一轮积点制增量评价,试点推出幼儿园园本化保教质量运行管理标准。

  4.加强区校两级教育教学管理。贯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的精神与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学品质,规范办学行为,以课程标准为纲要,科学高效施教,实行作业管理“双不制”,即教师不布置超出课程标准的作业,教师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实施“一校一策”,全面推进“初中再加强”工程

  1.落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初中再加强”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围绕“初中再加强”工程实事项目,聚焦各校不同的发展重点与提升领域,指导学校实施《学校四年发展规划》,打造初中学校“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差异发展”的整体格局,形成社会认可的教育品牌。

  2.推进五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出台《静安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结合五所“实验校”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学校招生等方面给予支持。

  3.推动初中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化风华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配套制度建设,保障教育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总结三年来的实践经验,开展集团化办学经验和成果展示。采用优质品牌强力带动的模式,开展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

  4.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品质。推进STEM课程区域研发实施中心和初中部分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组织STEM课程实施优质学校现场展示活动。开展部分初中PBL(项目化学习)研究。基本完成初中英语听说标准化建设。

  5.加强学段间纵向对接。各小学与对口初中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办学合作及主题活动,做好各自学段、学校的课程改革,实现有效的幼小衔接和课程联动。提升高中课程吸引力,转变课程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聚焦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

  四、聚焦内涵提升,着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促进学前教育精致化发展,努力建设公益、优质、开放,具有个性特征、国际视野、充满活力的区域优质学前教育。召开学前教育联席会议,讨论并明确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方向。总结梳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及各园所的办园经验、成果。深化学前教育积点制评价的研究。优化托幼一体园所布局,增加托班资源总量。

  2.促进小学高品质发展,将优化学校课程体系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强优质课程资源的集聚共享与创生增值,启动区域共享课程管理平台建设,促进校际间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推进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启动第三轮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与实践,推动项目校在内涵建设上高质量、有特色地持续创新发展。

  3.提升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水平。支持部分学校创建市特色高中,大力建设特色校本课程,提升办学水平,做强办学特色。持续深化研究学校研究性学习项目开展、学习成果真实性认证工作以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性建设。围绕关键能力培养和核心素养培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探索基于数据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教学。

  4.强化特殊教育专业服务能力。打造涵盖特教指导中心学前部、片区式学前特教点和普通幼儿园特教班的学前特教三级管理网络。深化医教结合服务模式,提升教师保健能力,完善残疾儿童评估机制。开展《以满足特殊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逐步形成0-19岁多维度个性化融合服务新途径。

  5.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的区域工作方案,指导民办中小学落实“一校一策”与“一师一方案”,稳妥推进规范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分类选择,积极鼓励民办中小学试点非营利制度,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与监事会制度,提升民办学校治理水平;继续开展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项目)和优质幼儿园创建活动,建立完善民办学校诚信档案制度建设,提高民办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6.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深化两所职校的品牌专业建设,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领域的改革。发挥职教集团作用,开展教师培训和课程开发,继续实施“ 行动计划”等特色项目,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

  五、促进健康成长,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推动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进一步扩大小学兴趣化和初中多样化试点。健全课外素质教育平台,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以校园足球为引领,促进各体育联盟规范有序运行。加强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

  2.加强体质健康工作。汇总分析全区201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等重要指标,形成区级分析报告。召开全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推进会议。组织全区学生体质抽测,对各校实施情况予以指导。

  3.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安装中小幼食堂“明厨亮灶”,通过分批试点学校逐步向全区推广,做到视频可监控,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推进中小幼“洗手工程”试点,分批开展试点,召开工作总结会。全面推进中小学食育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编辑优秀工作案例,进一步完善工作经验。推进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开展宣教活动及相关工作。

  4.落实科学素养培育。组织开展青少年创新大赛、明日之星评选、区青少年科技节、未来工程师大赛、优秀小研究员等各类科技活动与竞赛;利用少年科学院、创意梦工厂等区素质教育基地,着力培养青少年优秀科技英才;依托“科创教育联盟”“科创梦之家”等课程开发基地,推进“静安梦想星”等高端科技教育项目研发与实践,致力打造静安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特色品牌。

  5.深化学生艺术团及联盟品牌建设。抓好艺术特色学校和区学生艺术团分团建设, 加强区校园戏剧教育联盟、学生打击乐联盟和学生行进乐联盟三项艺术联盟建设,联盟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和共享学习,促进静安学校艺术教育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6.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依法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各类宣传及应用能力教育活动,做好普通话和汉字测试工作。

  7.全面启动小学“三段式”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市教委相关要求,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办学的整体工作,纳入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时空。满足家庭不同需求,自主选择课后服务时间段,为确有需求的学生免费提供至6点的校内课后服务。

  六、探索有效途径,大力提高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加强师德建设。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开展优秀教师和典型人物宣传活动,树立师德师风榜样,弘扬一批敬业爱生、对专业成长有要求的教书育人典型,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严格师德师风纪律要求,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教育机构兼职等行为。

  2.完善多层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开展见习期教师规范化培训、“职初教师菁英培养计划”“中小幼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学科带头人”“教育拔尖人才”“学科实训基地”“种子计划”等项目。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组织机制,坚持教师培养“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一专多能,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4.进一步加大初中学段干部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根据市教委和本区“初中再加强”工程的要求,在干部教师培养工作中,高度重视初中阶段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有利于初中干部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制度建设,落实措施,形成合力,加快初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区域全学段人才的全面均衡发展。

  5.完善区域教师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探索“静安教师”在系统内统筹选派机制,鼓励优秀教师以“柔性流动”的方式为区域教育服务。制定教师合理交流的政策导向,缓解学科教师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的共建共享,均衡配置。

  6.实行“学术休假”制度。面向区内部分骨干教师,经申请可休学术假期。期间,教师须针对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事科研课题研究、著书立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各类学术活动,开展专题研修,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或论著。

  7.设立“虚拟帐户”研修制度。教育局在确保划拨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基础上,为每位教师每年提供若干虚拟资金,支持教师根据自我个性发展需要自主报名参加教育局提供的各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类学习活动和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七、倡导开放融通,多元提升市民整体素养

  1.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夯实终身教育三级网络架构,健全各类终身教育保障制度。提升终身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开展针对社区教师的各类培训、讲座等学习活动,组织各种教学技能评比。依托区终身教育研究所,加强科研引领,组织开展终身教育实验与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终身教育课题与实验项目,提高科研队伍业务素养。

  2.开展各类终身学习活动。举办“悦读﹒静安”—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静安区老年教育艺术节、静安区市民诗歌节、白领艺术节、静安区学习节等活动,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3.加强数字化学习推进力度。充分利用“静安学习网”“乐学静安”等平台,为市民提供区域终身教育资源及信息。继续推进“静安阅读公共平台”建设,在全区范围内遴选5个示范点,添置电子借阅机设备。

  4.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好针对青少年的“亲子幸福感&仪式感”系列课程、国学经典阅读推进会等学习活动,针对白领人群的摄影、现代舞、书画、白领妈妈育儿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课堂等学习活动。着力打造“静安家长学校”栏目,聘请相关专家,为家长人群提供家庭教育类讲座与培训。继续开展“人文行走”项目,提升终身教育内涵。

  5.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课程、收费公示的监管以及各类检查、督查工作。完善教育培训机构枢纽式管理服务、校长队伍建设和领军人才培养、安全规范办学日常随访工作,进一步提升民办培训机构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安全意识。

  八、确保规范有序,优化静安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1.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学校按要求定期组织防地震、防火灾、防校车事故等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规范校园安防、消防日常管理。对学校安全防范代表、安全管理干部、化学实验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推进区级学校安全监管中心建设,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平台使用推广工作。推进中小学公共安全体验教室建设、校园安防系统更新完善、校园消防物联网以及校园消防设施提升等项目。

  2.稳妥做好招生工作。通过新增园所、布局调整、挖潜扩班等举措,保障符合条件的本区户籍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继续实行随迁幼儿“积分制”入园办法。做好本区常住入学人口基础数据排摸,制订《2019年静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民办招生工作,平稳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工作。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统路991号教学辅助用房改建工程项目开工,完成主体结构。实现余姚路幼儿园分部新建工程(海防路440号)以及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项目竣工,优化资源布局,促进区域教育更高水平发展。继续建设2所学校笼式足球场地,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学生足球运动场地问题。

  4.做好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做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贯彻《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督导办法》实施意见,组织落实“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工作创新区评估”新指标要求。迎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每三年一轮的抽检,确保监测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5.推进依法治教。进一步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区教育局依法规范行政制度实施。坚持依法治校,规范教育收费。继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法、用法活动,提高青少年宪法意识和法治素养,共建法治校园。

  6.确保教育经费规范高效使用。保障财务安全,迎接市教育经费专项审计。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程序履行情况的监督力度,促进基层单位合法使用教育经费,提高项目的效益性。

  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综合治理、安全保卫、计划生育、双拥、民防、环保、助残、合作交流、保密、档案、退管等常规工作,强化分工负责责任制。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