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矛盾,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石,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障碍。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个困境在于缺乏名师的专业指导,导致榜样缺失。名师作为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和影响力,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扎实功底,能够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独具教学风格,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专业引领作用。很多城市学校已经将名师工作室和“师带徒”的传承机制作为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途径,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名师的指引,名师应发挥的引领与带头效应无法彰显。名师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缺位,导致教学的持续改进动力不足,成为阻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困境在于缺少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比较普遍的合作机制通常由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基于农村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优秀同行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农村一线教师提供一整套的专业发展咨询与支持。但是基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低效与总量偏少的现状,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教育合作机制构建认识的缺失,合作平台与资源库建设还远未在农村地区形成规模并发挥效果,导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持久的资源供给,进而影响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质量。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个困境在于反思性教学实践不充分。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校本研究的典型范本与实施模式。有研究指出,尽管目前多数乡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习惯于教学反思行为,而且反思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但教学反思的深度与广度仍然不足。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名师网络工作室
基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浙江省开展了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实践。名师工作室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在名师组织与带领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团队,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主题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炼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建设机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组建名师团队和遴选学员是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的基础。工作室的负责人必须是正高级教师和省特级教师,这些教师在思想道德、教学水平、学术科研、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有能力培养和带动学科骨干。在学员遴选上,一方面,农村学校老师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开放报名,报名时根据学科、兴趣等维度选择相应的名师;另一方面,名师将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特点与学科背景等特征决定接受哪些学员的申请。在确定工作室的责任主体与服务主体后,各主体将基于自身定位参与到工作室的日常活动之中。
资源建设与分享是名师网络工作室运行的基本条件。名师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占有大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与管理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教师个人色彩浓厚的经验总结,也包括具有领域共识的参考资料。以网络为载体,工作室将名师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加以整合,尤其是将隐性知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外化,以丰富资源库中的高质量教学指导内容,提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续与运行质量。
在线研修与讨论是名师网络工作室的主体内容。在线研修通常由名师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培养目标、水平梯度发布不同的研修任务,然后拟定相应的研修日程,组织研修学员开展研修工作。研修过程主要包括名师讲解、答疑、发布任务、确定解决方案等形式和内容。在线讨论指的是名师与学员,或学员与学员之间就某个项目、课题、问题等进行在线对话和交流。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与讨论机制记录每一次研修与讨论进程并形成若干个基于项目完成的研修日志,方便学员随时查阅和学习。
成果展示与评价是指导质量和学习成效的反馈机制。成果展示是评价的重要方式,名师通过评价学员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如 、教学设计、说课稿、上课视频等),为学员提供阶段性的鉴定意见与未来发展的建议,并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员作为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的培养对象。卓有成效的评价可以使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员清楚地认识到本地区和本学校对自身的期望,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名师网络工作室增强专业发展信心
自2008年以来,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已建成706个,成员教师达到31.8万,研修活动开展共计10790次,资源总量高达194万件,平台访问量高达1.28亿次。实践表明,名师网络工作室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了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平台的建设优化了资源共建和共享的机制,拓宽了反馈的渠道,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于名师网络工作室,形成了由乡村教师、高校专家、学科名师及同伴教师共同组成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有效解决了榜样缺失的难题。基于网络平台,大量的精准化优质资源为乡村教师的学习提供了素材,资源总量达194万件,每个工作室平均共享2800件。共同体成员协同开展的视频观摩、网络教研、同步课堂、教学反思等线上研讨,各类研修活动10790次,每个工作室平均举行15次,与线下活动结合,有效地促进乡村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教学实践,形成基于名师网络工作室的乡村教师学习生态。
通过对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跟踪和分析,我们发现平台建设的四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把名师与乡村教师联系起来,推动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名师网络工作室这个平台,乡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得到名师的专业引领,因为名师往往能够根据学员的年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等特征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促进了乡村教师的快速成长。
截至目前,名师工作室的乡村教师学员晋升为正高级教师1人,获得特级教师荣誉3人,晋升为高级教师111人;出版着作37部,发表论文289篇,教科研成果获奖620项,优课获奖330项。名师带动了乡村教师的成长,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增加了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信心。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本文是201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面向数字一代的学习空间设计研究”和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混合同步网络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