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的浪潮,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发展。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88%的普通高中、77%的初中和64%的小学建立了校园网,99%的中学和96%的小学接入了互联网。
“ 的兴起,又特别强化了程序设计相关的内容,而有关信息鉴别与评价、信息安全教育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局限于个案进行说教式教育,在各种信息活动中没有渗透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评判方法等意识、思维和方法的教育,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应抛弃对网络谣言只做真假判断的习惯,而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让学生既要理解网络谣言产生的深层原因,也要理解谣言的伪装性和破坏性,真正获得分辨谣言的能力以及认识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的方法论。因此,应系统和均衡设计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积极应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此外,鉴于相关教育资源的缺失,鼓励专业机构建立网络谣言和欺诈信息数据库也极为重要。由专业机构负责该数据库的系统维护、分类整理和动态更新,为每一个可能影响青少年的网络谣言、欺诈案例提供较为全面的解读,以此作为网络安全教育的权威资源。
扫除家庭教育中的盲区:不要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沦为孩子的“电子保姆”
一般而言,家长对子女的网络安全问题是比较重视的,在以往网吧盛行的年代,父母为了把沉溺于网吧的孩子“揪”出来可谓不遗余力,愿意穷尽各种办法。目前中小学生在家里通过电脑或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超过90%,随着上网地点的变迁,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乡镇和城市务工的家长,在此时放松了警惕,误以为子女在父母视界范围内上网是安全的,不需要特别担心,甚至因为家务或自身娱乐需要而放纵子女的上网行为,缺乏对子女上网行为的必要监督和约束。这种做法,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而且催生了一种新的数字鸿沟,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发展。针对此类情况,需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给予家长必要的网络安全提示和扫盲教育,不要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沦为孩子的“电子保姆”。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