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壮举。然而,一条石油锁链,却让新生的国家呼吸艰难。这一年,一位22岁的青年,带着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申请前往条件艰苦的辽宁抚顺,成为人造石油厂的一名技术员。为祖国需要,为新中国“造血”,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70载沧海桑田,当年的青年已是92岁高龄的老者。为新中国石油石化事业奋斗了70年的他,仍坚持每周3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壮举。然而,一条石油锁链,却让新生的国家呼吸艰难。这一年,一位22岁的青年,带着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申请前往条件艰苦的辽宁抚顺,成为人造石油厂的一名技术员。为祖国需要,为新中国“造血”,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70载沧海桑田,当年的青年已是92岁高龄的老者。为新中国石油石化事业奋斗了70年的他,仍坚持每周3天到办公室“打卡”上班,堪称中国最年长的“上班族”之一。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现代煤化工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他投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70载,推动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做出开创性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煤炭替代石油生产烯烃开辟了新的工业路径,为国家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的制定建言献策。他以一颗报国赤心标注了时代精神坐标。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时刻,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委先后授予陈俊武同志“最美奋斗者”和“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始终把“国家需要”扛在肩上
许多人问过陈俊武,70年来一直这么拼,为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国家需要。”这四个字坚毅笃定,又因他70年来的矢志奋斗而深沉厚重。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时期,陈俊武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1944年,17岁的陈俊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工矿企业凋敝衰败。1946年,读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抚顺人造石油厂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丢弃的一直没有投产的煤制油生产装置。国家石油石化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他当即立下誓言:一定要投身石油石化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2010年6月,陈俊武(中)不顾83岁高龄,登上包头甲醇制低碳烯烃现场40多米高的作业平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中国石化供图
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国家,就会选择奉献担当。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一腔报国热情的陈俊武,谢绝了家人劝他留在大城市、大化工厂工作的建议,毅然前往条件艰苦的抚顺,从事人造石油项目设计与生产,以解国家燃料油极度匮乏的燃眉之急。
当时的人造石油厂,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陈俊武一头扎进车间,废寝忘食,与技术专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接连完成蒸汽喷射器、蒸馏加热炉等技术革新任务,并逐步成长为一名青年技术骨干。
1956年4月,陈俊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几个姐姐都是共产党员,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当初的入党志愿书就是这样写的。”92岁的陈俊武语气坚定地说,“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党许国、一生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原油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但当时国内的炼油能力和炼油技术都不过关,不能进行有效深度加工,汽油和柴油产率只能达到30%多,“就像好不容易有了上好的稻谷,却没办法把它变成香喷喷的大米饭”。看到铁人王进喜们辛苦开采的原油,很多沦为烧火取暖的燃料,陈俊武心痛不已。当时国际上有一种先进的技术叫流化催化裂化,能让原油中的重油再转化为高品质的汽油、柴油,俗话说“催化一响,黄金万两”。然而,这类装置当时在西方国家也不过20多套,而且对中国层层封锁。
陈俊武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这项“卡脖子”技术!1961年冬,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他吃住在工厂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经过艰苦攻关,1965年5月5日,当清晨第一缕霞光拂过地平线,位于抚顺石油二厂南端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雄姿。这个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装置一次投产成功,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扭转了我国依赖“洋油”的被动局面,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中,才能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非凡事业。追寻陈俊武的足迹就会发现,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始终是支撑他创新突破、拼搏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勇于登攀,在炼油工业领域创出共和国多个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就会带动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就是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1969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位于豫西山区的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扎根洛阳50载。他紧盯世界炼油技术发展形势,一心想的就是怎样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炼油技术。为加工更多的大庆原油,在临时搭建的简陋板房中,陈俊武和同事们为研制蒸馏—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绞尽脑汁。在他们的反复努力下,1972年,一套被称为“一顶二”的装置在锦州试运行成功。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陈俊武光荣地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表彰。“邓小平同志说,以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