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战争年代为人民打天下,执政之后为人民治国家。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党进行了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孕育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使陷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战争年代为人民打天下,执政之后为人民治国家。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党进行了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孕育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雏形,使陷于苦难深渊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80多年前党执政为民的实践经验,对更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建设苏维埃红色政权的艰辛探索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等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由于脱离根据地作战,缺少地方党组织接应和群众配合,处境一度非常困难。首战大余失利后,再战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皆失利,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牺牲,朱德妻子伍若兰被俘,部队人数锐减,红四军处于最危险的困境之中。当时红军就深刻认识到,没有群众支持寸步难行,并把做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支持作为工作前提,要求“打仗的时间、分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乃是一与十之比”。毛泽东在兴国县时提出,“每个共产党员对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如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深刻,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党和苏维埃政府一切工作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土地、劳动问题甚至柴米油盐问题都列入了议事日程。兴国县长冈乡贫农马荣海房子失火烧了,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捐钱捐料,3天就帮他盖起了新房。红军家属刘长秀夏荒缺粮,只能以南瓜野菜吃个半饱,乡苏维埃政府及时送了一斗多米帮她渡过难关。当地群众由衷地说道:“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根据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最大社会变革。从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归农民所有,任其出租买卖”政策,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唯一热望的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生活。1930年10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土地革命的开展,实现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密切了党群关系,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为他们谋利益的,因此发自内心拥护土地革命、拥护共产党,主动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积极参加红军或支援前线,为建立红色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0年冬到1931年秋,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围剿”,军事上实行“杀死政策”,经济上实行“饿死政策”,企图使根据地“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根据地几乎完全断绝贸易,食盐、布匹、药品等日常必需品奇缺。但在广大群众的倾力支持下,红军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和灵活的战略战术,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根据地——中央苏区,其他根据地也发展到相当规模,使召开全国性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1931年11月,多次延期的“一苏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新局面,开启了真正人民政权建设的伟大探索。

  为人民治国理政的伟大试验践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苏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全国工农劳苦民众书,指出即将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一定成为中国工农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和奠定的先声,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这个人民政权建立后,彰显出无限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同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揭开了党带领人民建设国家政权、创造美好生活的序幕,中央苏区也成为我们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源头之一。

  1933年秋,中央苏区发展到全盛时期,疆域面积约有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余人,下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后增设赣南省)和60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图为中央苏区区域图。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供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分为乡(市)、区、县、省和全国共5级。各级苏维埃代表均由选举产生,年满16岁的苏维埃共和国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直接参加政权管理。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是最高政权机关。“一苏大会”时,下设九部一局,即外交、军事、劳动、土地、财政、教育、内务、司法、工农检察等人民委员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后又增设国民经济部、粮食部、中央临时最高法庭、中央审计委员会等。积极开展法制建设保障民主,先后颁布120多部法律、法令,初步建立起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时代特征的苏维埃法律体系,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有效保障了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和有序的政治参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确立的政权,在局部范围内改变了人民被剥削、被奴役的历史,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思想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思想。

  面对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军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反“围剿”斗争准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组建国民经济部,统一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不断加强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坚持以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组织群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公营的军需工厂和厂矿企业也开始建立起来。设置对外贸易机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苏区的钨砂等销往白区,再从白区购进食盐、药品等急需物资,缓解了军民生活必需品短缺困难,保障了革命战争的需要。苏区经济建设,是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党领导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为后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