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鲁畅 鞠焕宗 赵旭)右手敬军礼,左手抹眼角泪水——  几天前,一张令人动容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时,当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一位老兵的动情瞬间,被摄影记者捕捉记录下来。  是怎样的情绪,竟让这位老战士落泪?一身戎装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关茂林,听他讲述照片背...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鲁畅 鞠焕宗 赵旭)右手敬军礼,左手抹眼角泪水——

  几天前,一张令人动容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时,当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一位老兵的动情瞬间,被摄影记者捕捉记录下来。

  是怎样的情绪,竟让这位老战士落泪?一身戎装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照片中的主人公——关茂林,听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关茂林,今年86岁,离休前担任武警北京总队司令部办公室主任职务,是群众游行“致敬”方阵中老一辈军队退役英模代表之一。

  记者见到关茂林时,他穿上了参加庆典活动时的黄色军装,一枚金色勋章闪耀在胸前。耄耋之年的关茂林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回忆起国庆当天的场景时眼神发着光。

  “方阵还没行驶到天安门时,我的眼泪就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关茂林说,“致敬”方阵礼宾车由驻地饭店门口向天安门前进时,在长安街两侧已经集结了其他群众游行队伍,一时间,“向老英雄致敬!向老英雄学习!”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游行群众的敬意化成呐喊声在关茂林的心中激荡,70年往事穿梭,这份荣誉感以及对曾经战友的感怀之情澎湃在他的脑海。伴随着一曲《红旗颂》,“致敬”方阵徐徐驶过天安门广场,关茂林难掩激动的心情。

  “我并不是战斗英雄,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能够参加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怎能不让我感动?当我看到礼宾车上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与老一辈建设者和亲属代表手中的荣誉牌,我想说,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终生的功臣,更加值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关茂林说,更让他动情的是,他的亲密战友们,很多已经离世,“他们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是我的领导、战友,想到他们无法看到这盛世,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说到这儿,老人难掩激动,哭红了双眼……

  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下“机动待命”

  关茂林的命运与国庆有不解之缘。1949年8月,16岁的关茂林参军入伍,进入北平和平解放后军事管制委员会组建不久的公安总队警备科。当时的关茂林身材弱小,站直身子不如一杆装配着刺刀的三八式步枪高,险些被“劝退”。

  “连长看我个子小,站队总是最后一个,想让我去炊事班。”关茂林说,“我向连长极力争取,说给我两个月时间,有窝头吃、有棒子面粥喝,能吃饱饭,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两个多月后,关茂林站岗执勤的愿望达成了。开国大典当天,背着烙饼咸菜,关茂林和全连干部战士在天安门城楼西侧下面机动待命,保卫首都安全。

  “此后的很多次国庆,我都在总队指挥部和许多参谋一起值班,及时掌握全城执勤部队的情况,迅速下达总队首长指示。”谈起往事,关茂林无比自豪地说。

  关茂林回忆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友们普遍识字率不高,有着初中文化水平的他自然而然成了“笔杆子”,给战友读信、帮战友写信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重大活动中,关茂林则负责向中央和北京市相关领导报送“简报”的任务。

  报送“简报”时间紧、任务重、信息杂,关茂林还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把工作表述设计成模板,将“人、地、时、事、历、因、果”几项重要元素分别做成纸条快速补充,保证“简报”准确、及时地报送,圆满完成了任务。

  “待到百年国庆时,喜迎中华大复兴”

  文职工作虽不经历枪林弹雨,但也体现着当代军人的职业操守。“前辈晚辈齐奋进,日新月异年年新。”荣立过4次三等功的关茂林激情不减当年。

  “开国大典一哨兵,七十国庆成嘉宾。”就像是照片里定格的画面,70年来,有无数的历史瞬间,让关茂林感受着祖国发展的脉搏和取得的辉煌成就;70年来,又有无数人民群众在一曲曲颂歌中致敬英雄,不忘来路。

  “耄耋不忘初心在,余热生辉更精神……”庆祝大会后,关茂林还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之中,回到家里后拿出日记本,写下一首《国庆七十周年感怀》。

  字斟句酌之中,是他对身边人予其关心、帮助的感恩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待到百年国庆时,喜迎中华大复兴!”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