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王祖敏)记者16日从中国民政部获悉,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县、乡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资料图:社区养老中心。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日前,中国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王祖敏)记者16日从中国民政部获悉,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县、乡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社区养老中心。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日前,中国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四部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中国农村敬老院兜底保障能力。

  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1.8万家,床位187.8万张,这些机构承担着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意见》以设施设备提升为着力点,提出自今年开始,启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到2020年底前,重点提升现有县级供养服务设施的照护能力,强化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的兜底保障,设施设备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到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所以照护功能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安全隐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