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介绍专项支持的1类新药获批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孙自法)“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31日在北京透露,在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2017年2月以来共有14个1类新药获批,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中,针对恶性肿瘤治疗就有6个1类新药获批。 中国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
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介绍专项支持的1类新药获批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孙自法)“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31日在北京透露,在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2017年2月以来共有14个1类新药获批,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中,针对恶性肿瘤治疗就有6个1类新药获批。
中国科学技术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当天在北京举行新药创制专项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该专项近两年来的重大成果,陈凯先院士重点介绍了两年来新药创制专项支持获批的1类新药情况。
他说,化学药物方面,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安罗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吡咯替尼、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呋喹替尼等成功上市,填补了中国临床空白,并促成市场同类药品降价,为满足中国癌症患者用药需求做出重要贡献。
创新生物药方面,中国相对更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以来共有3个PD-1抑制剂先后获批,包括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药物信迪利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药物卡瑞利珠单抗。陈凯先认为,这些PD-1抑制剂药物研发上市,大大缩短了中国和国外同类药的差距,并推动国内正式进入免疫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