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各省份纷纷出台了颇多力度较大的文件,而且基本都是省委省政府发文,政治站位很高。各地也对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更认真倾听基层学校和群众的呼声,把脉也很准。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意见》,强调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各省份纷纷出台了颇多力度较大的文件,而且基本都是省委省政府发文,政治站位很高。各地也对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更认真倾听基层学校和群众的呼声,把脉也很准。比如教师编制问题,不仅是安徽一省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全国多数省份都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

  笔者近期参加了广东教育厅组织的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专题调研,也发现编制问题是各市、县和学校普遍反映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城区的学校,一方面是受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等因素影响,城镇适龄儿童的快速增长导致大量新建、改扩建学校,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学位供给压力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中小学学位需求尤其是优质学位需求日益增长,但中小学校无论是学校基建还是师资配备都相对滞后。以上两大方面的因素对新增学位提出动态要求,对优质教育提出更广泛要求,但很多地方编制部门等方面对教育投入还是静态思维,实行“编制冻结”甚至“只减不增”,不再核定增加足额的编制,造成市中心区、县城学校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班额”问题突出,生师比也越来越高,很多学校是一个教师干两个人的活。不但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且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学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

  因此,各地要真正解决教师编制问题必须要有动态思维,否则教育优先发展将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各地应当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比如广东近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也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建立省、市、县三级教职工周转编制制度,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实行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上述安徽省的做法也是因地制宜,针对其作为代课教师问题比较突出的省份之一,在动态调配编制的前提下强调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有其积极意义和针对性。

  教师编制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要面对的问题的一个缩影。问题的形成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欠账原因,也有新增发展原因。因此,面对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很多原有的固态思维模式和制度安排已经很难应对新情况,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急需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来解决。尤其目前一些跨部门的重大教育民生问题涉及的职能部门未能有效联动、密切协作,一些教育重点工程往往都是教育部门孤军作战,人社、财政、基建、规划等部门联动不足,也缺乏长效的联动机制。这对各地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教育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要把教育真正上升到“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尤其是有不少地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投入偏低,教师队伍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这更加迫切要求地方政府在人力财力投入、协同统筹等方面进行更大力的支持和更好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激发地方深化教育改革的内生驱动力,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