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学前儿童是当前中国近三亿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是一个独具特性的群体,他们身上体现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意义。

  流动学前儿童是当前中国近三亿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是一个独具特性的群体,他们身上体现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意义。流动学前儿童是我国城市未来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经历和见识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的认知,他们所受的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态度,他们的城市化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流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先天不足和后天缺失的状况,即现有的家庭语言生活条件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情况,使得这部分儿童在语言准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长远来看,影响他们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生存适应。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决定了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是流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帮助他们做好语言准备,进而转换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城市身份的主要场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城市儿童共处、生活和学习。儿童语言入学准备状况,即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是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一准备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而且关乎儿童自身成长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所谓语言准备状况,是指儿童进入小学时在语言发展方面应当达到的水平与状态,是对儿童能否顺利适应小学语文学习要求的一种预测性评估,也是预测儿童未来学业成就以及学校和社会适应的有力指标之一。提高流动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准备水平,有利于保证儿童平等发展,缩小阶层差距,保障后续义务教育的效益,从而提高他们自身在城市的适应能力,阻断代际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是简单地背起书包就可以的事,它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每个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国外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儿童和父母的健康状况、家长对儿童学习的投入与参与、儿童性别等因素均对入学准备状态产生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儿童一般处于劣势的语言学习环境,贫困会对他们语言的发展产生持续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词汇积累速度较慢,词汇相对贫乏,进入学校后很容易出现学业不良状况。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才能与他人一起分享、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在陌生环境中则很难实现。如果儿童所在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文化差距过大,儿童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他们在幼儿园习得的各项技能,这是因为他们个人的语言发展水平与使用能力经不起新环境的挑战,容易产生心理混乱。

  语言是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发展乃至整个生活的全面反映,与儿童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城市流动人口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及就业条件较差的农村或其他地区。他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语言内容不够丰富,表达能力欠佳,而且大多是普通的打工者,终日忙于生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子女学习语言,甚至对语言教育没有任何认识。他们居住的场所往往是条件脏乱的“城中村”,缺乏城市社区的各种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书店、科技馆等。流动儿童就读的幼儿园往往教师语言素养不够高,使他们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语言习惯,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逊色于城市儿童,进入小学后会影响相关知识的获取,引发一系列问题,并进而影响未来的城市适应。

  语言也是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产物。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整合功能,是儿童各领域发展的基础。目前,流动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流动幼儿园普遍班额大、教师少,老师的主要职能是哄孩子,专门的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很难实施。个别条件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也只是教孩子识字,甚至以识字的多寡作为吸引生源的重要工具,这违背了儿童语言发展和教学的规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当努力做到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培养儿童对听、读、写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用语言与人交往,学习倾听别人和表达自己,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并能够主动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拓展视野,这样才能促进其智、德、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流动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工作并不是流动幼儿园或流动家庭单方的事情,它涉及幼儿自身、流动家庭、流动幼儿园和社会等四个环节。儿童习得语言的本质就是对环境语言中的规则加以内化,从而达到自动运用的过程。要培养学前儿童优质的语言,就必须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资源。流动儿童、教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要形成一个互动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先天不足、后天缺失的问题,促进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力度,提高信息传递的机会和量,从而获得更多与外界互动、交流的机会,提高适应性。

  (宋茂蕾系临沂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尹静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