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学术宽松环境的营造。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管理机制的强制色彩浓重,要让研究者安心、静心研究,甚至是自我欣赏、自我追求,就必须建立具有容错机制的基础研究评判体系,明确提出“希望成功,允许失败”。
“我来自高校,我觉得目前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原创能力很不容乐观。国外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都觉得我要开始为我以后的创业开始努力了,而在我国,学生们的想法普遍是,我终于考上大学了,可以彻底放松了。如果没有应对之策,我国基础研究的后备人才将非常短缺。”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工程中心主任刘振宇一段话引起了在座委员的共鸣。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高校在基础研究活动中必将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有生力量,高校注重对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何满潮委员也表示了相同观点。
的确,要做好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重构适应新时代基础研究的高校教育也应是题中之意。从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构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到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建设,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学术宽松环境的营造。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中,管理机制的强制色彩浓重,要让研究者安心、静心研究,甚至是自我欣赏、自我追求,就必须建立具有容错机制的基础研究评判体系,明确提出“希望成功,允许失败”。很显然,只有学校能包容和保护非常规思维、异想天开课题,才可能让原创性的才思不断出现。而且,基础研究需要源头创新,在研究选题上不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题目,而源头创新开始时是少数人的自由探索,需要经历多次探索失败。从技术发明到产品设计到市场转化再到应用效果的体现,每个环节都有其潜在风险,要创造允许错误和失败的大环境,未来才会有更多颠覆技术出现。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也非常必要。西方高等院校就非常重视本科生的科研与社会实践,美国大学强调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参与研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领域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会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验室所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时,本科生的热情、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将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受益良多。据何满潮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已经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进校门就有科研导师指导,使他们可以尽早地参与到基础研究工作中。而实践也表明,参加了科技创新实践的本科生对科技创新普遍激情高、能力强,在全国各类大型科技竞赛中屡获大奖。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问题之一,在高校阶段就要认真地加以解决。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同时,还应加快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能胜任新时代科技发展要求的基础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