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学是主阵地,而加强教师文学修养、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最关键。作为学校,要意识到为教师提供条件开展阅读与创作活动是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与保障措施。

  2018年10月28日,在著名文学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24周年之际,我们相聚在叶老当年开展教育改革、开始文学创作的美丽水乡——苏州市甪直镇,围绕“加强教师文学修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题,从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文学特长生培养以及学校加强教师文学修养的理念、措施等不同层面,举行了第八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成果交流会,同时举办了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颁奖典礼。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在致辞中提出,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叶圣陶了,我们之所以举办以叶圣陶命名的教师文学奖,就是整合资源,通过推举像叶圣陶一样的作家型教师,引领教师文学创作,使教师中的文学人才彰显出来,形成一种群体的力量,从而营造一个氛围,以推动教师文学素养的整体提升,更好地改变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教育现状。他认为,教师工作生活在校园,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他们的创作具备天然的正能量,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文学创作应当是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板块,需要我们关注研究。

  著名诗歌理论家吴思敬认为,衡量教师文学修养的标志是看他是否具有文学创作能力。就语文教学来讲,教师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学的真谛,体验创作的甘苦。这不只是语文学科,甚至不只是人文学科的教师可以从文学中获得助益,那些理科的教师同样可以将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融入到学科思想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课堂充满美感、饶有趣味。他号召大家要像叶圣陶一样当一个富有文学情怀的老师。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因创作长篇小说《红茅草》引起关注,他以文学的激情、教育的情怀讲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他通过数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悟到教师写作的重要性,懂写作才能教好写作,只有下水写作才能获得写作体验,才能够认识到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和规律,了解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基本路径,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指导写作。他表示,要永远追寻叶圣陶先生的脚步,做一个懂写作的语文教师。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研究员钱建江,高度评价开展校园文学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他认为,文学课堂最重要的功能是唤醒灵魂,我们从文学作品里读到的,不只是学识,更有高贵的精神内涵和人生情怀。在当今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文学教育在提升人生精神境界的重要作用,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场所。

  通过交流研讨,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以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其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教师普遍缺乏文学修养,具有文学鉴赏尤其是文学创作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导致缺乏更深层次的艺术涵养与想象、审美能力,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写作是一种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训练。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就应该把写作当成一项备课手段。不仅要会写下水作文、教学论文,还要会写散文、诗歌甚至小说。只有当自己体会到写作的秘籍门道,才会有的放矢去指导学生、更好地培养优秀文学特长生,才能成为生动的教师、有魅力的教师。“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钱学森曾提出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他以亲身实践证明了文学艺术修养对于科学创新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智商十分重要,情商亦必不可少。人的宏观视野、形象思维、感情、想象和情怀这些“情商指数”,与艺术教育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所有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科学创新必备的素质。因此,从提高教师文学修养入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可谓切中肯綮。

  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学是主阵地,而加强教师文学修养、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最关键。作为学校,要意识到为教师提供条件开展阅读与创作活动是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与保障措施。这不但将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会推动整个社会文学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

  在当前“立德树人”国家教育方针深入人心的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和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进,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呼吁关注校园文学、关注文学教育,鼓励和倡导教师的文学创作,希望更多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动笔写作,开创教师文学创作的新风尚,为中国文学与教育事业的繁荣增添新的亮色。

  (作者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校园文学研究专家)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