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现象,成了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涉及千家万户,不仅关系到家长工作精力、家庭支出等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校外课业负担过重所面临的新问题。

  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了。

  下午五六点,家长才下班。

  这个尴尬的时间差,让孩子正在就读小学阶段的双职工父母疲于奔命。

  三点半现象,成了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涉及千家万户,不仅关系到家长工作精力、家庭支出等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校外课业负担过重所面临的新问题。

  现象透析:从学生校内负担重到校外负担重

  “三点半现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延续至今的一个难题。当时,不少学校力图通过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来提高学业成绩,造成了中小学生校内课业负担过重。于是教育部门出台政策,限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总量,期许达到减轻学生校内负担重的问题。按住了葫芦起了瓢,哪知道在双职工为主的家庭背景下,很多没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把孩子学后托管交给了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以致出现了加重学生校外课业负担的现象。一些承担有偿托管的社会服务机构把学校原本在校内加重学生负担的那一套重新复制了一遍,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采用的方式往往就是超前学习、超难学习、超量学习、超重学习。在“剧场效应”下,不少家长生怕自家孩子比别人学的少,原本可以三点半放学后接送回家的孩子,也被父母送进了校外培训机构。由此,学生校外课业负担过重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新问题。

  责任担当:学校承担托管服务的必要性

  当下,针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从校内转到校外的实际,教育部门把治理重点转向校外培训机构,这是一记必要的重拳。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标准、开办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清除那些不合格、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以此减少校外培训过热的现象,另一条途径就是由学校来承担学后托管服务,保证托管服务的实效。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发布后,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启动较早,提供财政资助或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开展尝试由学校、第三方服务机构进校等多种方式的小学生学后托管服务。

  日前,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杭州免费晚托班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突出了学校作为托管服务的主体。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县(市)政府是推行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小学为本校相关学生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主体应是本校在职教职工,学后托管服务所需经费为公益属性,学生全部免费,教师必要的劳动报酬支出由区县(市)财政予以保障。

  那么,学后托管服务工作不是义务教育的内容,为什么要由学校来提供?为什么工作人员要以本校教职工为主?我们认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及师资开展托管服务,可避免大量开设晚托服务机构而学校的场地空置,能物尽其用节约资源,减少家长的负担和支出,减低社会运行成本。另外,目前提供托管服务的校外机构普遍存在收费昂贵、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服务管理质量偏低等问题,不少还存在安全隐患。各小学为在校学生即时就地提供更为安全、合适的活动场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惠民举措,符合家长愿望。同时,本校教师具有教育专业技能,熟悉本校学生,在托管服务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多维视角:做好学校托管服务的对策思考

  第一,要建立学校托管服务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当重视建立小学生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完善机制,明确服务对象,时间、内容、组织方式等,通过必要的途径及时告知学生家长。根据各地试行的情况来看,一般有学后托管服务需求的家长大约占家庭总数的20%至30%。这一比例一定要严格控制,正常放学后回家确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自愿并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学后托管服务。如果不控制好这一比例,任由学校随便组织,出现全员补课,很可能又会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路,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又一次回到学校。

  第二,要规范学校托管服务的工作模式。学校原则上应根据参加服务学生人数、管理方式等因素跨年级、跨班级方式组织,学后托管服务的结束时间应在下午五点半为宜。学生过长地在校学习,过晚地结束托管,都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学生社会交往、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

  第三,要科学合理确定学校托管服务的内容形式。学后托管服务可主要采用自主阅读、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方式开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体艺、科普、游戏等兴趣活动。要实施弹性离校等灵活的做法,设置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学校办学管理改革。同时,学后托管服务要切实做到不上基础文化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第四,要重视学校托管服务的质量标准。各地、各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规范和质量监控标准,为学校和社会机构合作提供参考。目前,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对于额外增加的任务,必须创造条件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名正言顺地拿到补贴,能心甘情愿地在正常工作时间外,留在学校看护学生。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时各地要研究这一时段出现的安全责任、教师负担、劳务报酬、有偿收费等政策的制定,进一步规范新问题的解决措施。

  当下,家长工作繁忙、亲子陪伴的缺失越来越多,而孩子内心盼望有更多的亲子交流时间,这一客观矛盾的存在应引起我们重视。我们真诚地希望在学校承担起高品质学后托管服务的同时,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要进一步提升对学生成长规律的认知,尽可能地处理好自己的工作,让家庭的陪伴多一点,再多一点,让孩子的成长更多一份从容和淡定。

  (作者:缪华良,系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